
这是位于云南麻栗坡的洗尸台,一处让人感到悲伤的地方。在这里,勇敢的士兵们为了牺牲的解放战士进行尸体清洗工作。而其中一位士兵,不仅是一名战地记者,还是一位真正的勇士,他的名字叫袁熙,来自甘肃庆阳,曾归属于兰州军区第139师417团,他是一位摄影师(图2)。
回溯到1987年的1月7日,我军进行了一场收复崂山领土的激烈战斗,而袁熙和摄影师李斌则紧随部队前进,记录下了壮丽的山河景色,尽管胶片模糊了山河的图像。这场被军方称之为“Battle 1.7”的袭击异常残酷,不足一万平方米的区域内,越军发射了数万门火炮。在这场战斗中,摄影师李斌不幸中弹,壮烈牺牲。而保护他们的三名士兵也在战火中毫不畏惧地牺牲了。而勇敢无畏的袁熙则一直坚守在第一线。然而,命运的转折却在等待着他。一颗炮弹突然落在了他的身边,双腿被炮弹砍断,腹部被弹片割伤,头、脸和身体布满弹孔。但即便如此,当他的朋友们前来救援时,他依然用尽最后的力气,睁着眼睛举起了相机。数字光盘上显示着他的最后一张照片,尽管他已无力强制关闭。
如今,云南麻栗坡的景象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曾经的国道如今已经演变成了一条高速公路,国道两侧遍布着许多洗涤平台,人们称之为“烈士露台”。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十年里,每天都可以看到多个洗涤场景。烈士的遗体会被送往这里,在经过防腐处理后,再运往烈士公墓。
然而,令人感到遗憾的是,有些人对历史的了解并不深刻,甚至存在一些无知。有人曾在评论区问到:“20世纪80年代有战争吗?谁在与谁战斗?”这不禁让人感到无奈,也让人思考我们是否足够弘扬英雄精神,是否讲述足够多的英雄故事。英雄精神需要我们共同传承,英雄事迹需要更多的人来讲述。否则,当我们这一代软弱无骨的人遭受外敌侮辱时,他们会记住我们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
因此,弘扬勇气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让我们深切怀念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们!中国人民解放军万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