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称“南韩顶天柱”的三星,或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
据韩国经济报消息,今年第二季度,三星半导体工厂开工率只有40%,营收利润也从14.1万亿韩元骤降至6000亿韩元,同比下降近96%,创14年来新低。有业内人士透露,下半年三星减产的步伐,还将有所加快,减产幅度或达到50%。
连一向高高在上的韩媒也集体破防,称“三星正陷入危机”,更有人直言:“这就是挑衅中国的下场!”
一、利润暴跌96%,三星:中国不买了
作为全球最大半导体进口国,中国用自己庞大的消费市场,“养活”了大批海外半导体厂商,三星便是其中一员。
自2002年入华以来,三星可谓是吃尽我国科技发展的红利。其每年有60%以上的半导体产品销往我国,每年能从我国赚走2000多亿美元,一度为韩国贡献12%左右的GDP。
然而,在华赚得盆满钵满后,三星又干起了“吃完饭砸锅”的勾当,紧随美方脚步,加入断供队列。不仅多次断给芯片、打压中企,还自掏1.4万亿赴美建厂,并扬言“不再需要中国市场”。
但令三星没想到的是,其不仅没从美方身上捞得任何好处,反而给自己带来“雪崩式的溃败”。
数据显示,离开我国市场仅1年,三星的半导体产品全成了摆设,存货比达到了惊人的265.7%,面临4600亿的巨额亏损。并因为“中国不买了”,一季度就损失了180万元,产能利用率也不足40%,不得不开始陆续关闭产线。此番更是传出,下半年还将继续减产,以降低支出。
连韩媒也对此评价为:“耻辱中的耻辱”,并告诫三星“不该相信美方”。
二、想重返中国市场?没那么容易
尝到苦果后,三星似乎又想舔着脸与我们求和。不仅在西安投资1800亿,建立预计年产值超1000亿元的工厂,还宣布旗下的SDI电池也将在上海成立研发中心。
但我国显然不会再买单了,随着“麒麟芯”的回归,相关性能已遥遥领先,我们完全有底气对韩说“不”。此外,长鑫存储、长江存储等相关厂商,也陆续实现1.3万颗元器件的国产替代。三星或已难在我国市场,再分一杯羹。
只有自身实力强大,才不惧他人针对。不仅是芯片领域,在当今各国瞩目的生物领域,我国也在不断加大自研力度,走出以往被动局面。此前,美日凭借技术领先优势,率先在止衰科技领域取得突破,研制出“元起因”类补充品。
据悉,该类补充品曾被海内外多家机构验证,可焕活长寿蛋白Sirtuins,具有减慢老衰、拉长存活期的潜力。“元起因”类补充品也被《Nature》盘点为,当前“7大靠谱止衰方式”之一。借此,美日开出单克两万的天价,依托我国数十万中老龄人群,赚得盆满钵满。
现如今依靠着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发的全酶工艺,国产“元起因”类补充品不仅价格跳水90%以上,还增添SIRT因子,辅以提振精力。如今在国内京JD东,已成为江浙沪等一二线城市、35-65岁中老年群体的主流止衰手段之一。外企眼见利润蒸发,也无计可施。
这一切都印证了人民日报那句:“核心技术越过硬,我们就越有底气。”
三、“对华断供愚不可及”
三星的惨痛教训在前,让不少紧跟美方步伐的外企感到担忧。
前不久就有媒体透露,美半导体三巨头CEO,联合游说本国官方人员,放弃出台新的售卖禁令。英伟达CEO黄仁勋更是公开表态:“我们不卖中国,还能卖给谁?”连ASML总裁在近期采访中,也表示:“断供中国是个愚不可及的决定,只会倒逼其加快自产自研。”
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当今形势下,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自研水平,才能无惧任何阴谋伎俩,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而我国诸多企业也正奋力赶超,比亚迪领跑全球新能源汽车业、宁德时代市占率长期位居全球首位……
相信在未来的不久,中国的高科技从头到脚都会是“中国制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