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为“两个凡是”?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遵循。
这短短的一句话,却改变了全中国人民的命运,1976年,在华国锋提出“两个凡是”后,立马有三个省委书记站出来反对。
第一个站出来公开反对“两个凡是”的是原广东省委书记任仲夷。
当时全国上下都在贯彻“两个凡是”方针,积极响应华国锋的号召,在这种情况下,任仲夷提笔写下一篇“拨乱反正”的文章,从根本上批判了“两个凡是”的局限性。
这篇文章一面世,所有人都为任仲夷捏了一把汗,“四人帮”让我们知道了舆论力量的可怕,任仲夷敢于正面与舆论对抗,绝对称得上是“弥天之大勇”!
任仲夷的冒险是有意义的,他的文章遭到了一堆人的攻击,但也引发了很多人的思考,其中就包括原甘肃省委书记宋平。
宋平和任仲夷都是走在改革开放前线的人物,都是邓小平的得力干将,他们的思想高度一致,宋平在看到任仲夷的文章后深受启发,立马将甘肃省的干部召集起来,开了一场“省级座谈会”,商讨“何为真理标准”。
在本次会议上,宋平进行了发言,公开提出了对“两个凡是”方针的反对。
第三个提出反对意见的是原黑龙江省委书记杨易辰,杨易辰在辽宁工作多年,在当地威望很高。1954年以后,杨易辰主政黑龙江,迅速带动了黑龙江的经济、文化、科教等领域的发展。
在“特殊年代”,杨易辰也遭到过针对,他深知“两个凡是”方针并不符合当下时代发展的规律,在任仲夷发表文章后,他也召开了研讨会,讨论真理标准。
在会议上,杨易辰掷地有声地说道:“寻求真理的道路总要有牺牲,有人牺牲生命,有人牺牲金钱,有人牺牲前途,我宁可丢掉这顶‘乌纱帽’,也要及时阻止悲剧重演!”
伴随着三位省委书记的冒死谏言,社会上对“两个凡是”的讨论越来越激烈,就连中央都形成了两个派别,商讨真理的标准。
1978年,邓小平主持召开了一次党内会议,会议上商讨了一系列改革开放的政策,这次会议也标志着新中国正式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时代!
邓小平吸取了任仲夷、宋平和杨易辰三位省委书记的观点,对“两个凡是”方针展开了反复讨论,邓小平认为,时代不同了,情况不同了,我们不能总是拘泥于过去,不肯展望未来,一切政策方针都要做到实事求是,根据国情及时调整政策,才能推动国家不断向前发展!
就这样,饱受争议的“两个凡是”方针被推翻,1981年,华国锋主动向中央提出辞职,将舞台让给了邓小平。
在邓小平的领导下,新中国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朝着伟大复兴的理想不断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