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最近,郑州市人民政府发布了一份重要文件,很多人都忽略了。
就是《关于2022年郑州市城市建成区规模的通告》。
直接告诉你郑州过去一年来的建设成绩。
2022年,郑州市中心城区城市建成区面积774.32平方公里,市域城市建成区面积为1384.51平方公里。
相比2021年,中心城区又增长30.17平方公里,整个城市建成区又增长42.4平方公里!
哪里有增长?
直接看下面这张2022年郑州市中心城区城市建成区示意图。
什么是城市建成区?
说白了,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城市成熟地段,只有建成区的土地,一般才能具备基础的居住条件。
而新增建成区,可以理解为刚刚从非成熟地段变成城区成熟地段的土地。
这一过程,需要政府在这片土地上进行大量的投资建设,包括且不限于:
铺路架桥、管道铺设、平整绿化等等工作。
也就是说,每一平方新增建成区都是政府用钱砸出来的。
这些年,郑州一直在层层向外扩张。
北区惠济的发展框架延伸到了黄河。
东区的发展边界早已突破万三公路,连接到开封西。
西区越过了绕城高速的边界,连接到荥阳东。
南区也早已接壤新郑南龙湖。
众多纷扰的区域中,我们怎样才能保持一双慧眼?不要去当炮灰?
2
如今的郑州三环之内,基本都算建成区。
除了北龙湖南岸。
不过现在北龙湖南岸也已经进入收尾阶段,大部分土地都是建成区。
继续往北的龙湖北岸,现在的建成区范围还不大,建成区多集中在龙湖中环路两边。
再看紧邻北龙湖北岸的杨金片区。
成熟度出现很明显的南北不均衡。
南边的成熟度明显比北边强,所以买房还是尽可能往南吧,另外也可以避开马头场机场的噪音。
南边沿着杨金路分布的地块,会比区域其他成熟的快一些。
除了杨金片区,郑州三环到四环之间,还有一些区域没有被填满,还在发展和开拓中。
东站东还没发展成熟,老经开东还没发展成熟,惠济北还没发展成熟,高新北还没发展成熟,常西湖南还没发展成熟。
跟三环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四环外。
比如关注度比较高的滨河国际新城。
目前整个滨河的建成区主要集中在北部,南部成熟度还是差了一些。
另外高铁两边的区域,成熟度也会慢一些,这个需要注意。
3
再继续外扩。
比如东边的白沙和绿博片区。
很明显,以前程大道为界,白沙可以分成东西两大块。
白沙西边的成熟度比东边要大,不过西边的建设力度比东边小。
另外在郑开大道以北,大部分的成熟区域还都是各种高校园区,像旅游职业学院、中原文化艺术学院、财政金融学院、幼师等单位等等。
和白沙比起来,绿博片区的成熟度还是要差很多。
比较大的成片建成区,除了最西边的方特和绿博园以及周边,其他还有待完善。
那再往南的经开物流园区成熟度怎么样呢?
从图上看,经开物流园区的成熟度反而快不少。
前程大道以西区域,差不多已经成熟,尤其是在经开二十二大街、经开二十五大街、前程大街两边的建成区基本上已经连成片了。
前程大道以东的成熟度稍差,基本上建成区集中分布在物流大道两边。
除了河流沿岸土地,惠济区大河路以北的建成区似乎也不多。
只有大河路北边的几块而已,远远没有成片,所以未来惠济区大河路以北,沿黄河区域的建设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4
郑州建成区面积一直在外扩,但,主城人口并没有填满。
所以,郑州未来的发展目标,人口是重中之重!
根据《郑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草案》:
未来2035年,郑州常驻人口计划发展到1800万。
按照郑州七普统计数据,郑州现在常住人口1260万,其中城区人口534万。
到了2035年,我们要达到1800万人,也就是说需要增加600万人口。
去哪里就业?有什么产业?
如果你想在郑州就业,可以琢磨下这张图片,这是《郑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草案》里的。
其中的:
现代食品制造,比如三全+思念。
铝和铝精加工,比如上街铝业和其他大大小小的配套厂家。
电子信息,比如富士康的手机产业链,华为中原区域总部项目也来了。
汽车,比如宇通,比如比亚迪等外地企业。
新材料,郑大实际上新材料还是很强的。
生物医药,比如我们的安图生物。
新一代技术,比如高新区的传感器。
机器人及智能制造,比如郑州大大小小的机器人公司还是不少的。
关于产业这部分,欢迎大家在留言区继续补充讨论。
当然,也会有人对高等教育这部分提出质疑。
郑州缺少好大学,人才从哪里来?
上一个20年,郑州有了龙子湖大学城,有了新郑大。
那到了2035年,郑州教育的规划方向又有什么突破呢?
目前,从教育布局谋划看,沿郑州都市圈京港澳发展轴分布了三个大学城。
北部科教城位于平原示范区,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
中部大学城位于郑州主城区龙子湖,总面积22平方公里。
南部大学城位于航空港区,总面积21.5平方公里。
这三个大学城中,龙子湖大学城已经成熟,拥有河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15所高等院校。
平原科教城正在建设中,据了解,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河南物流职业技术学院已建成招生;河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已经开工建设,计划到2025年实现10所高校、10所职高、20万学生的建设目标。
航空港大学城签约启动,虽然面积与前两个相比略小,但规格很高,是一个引入国际教育资源的大学城,已有郑州轻工业大学、郑州财经学院等多所高校完成签约入驻,总投资额约274.6亿元。
另外,郑州今年还正式启动了“一流大学郑州研究院”起步区。
哈工大郑州研究院一期已投入使用,二期加速建设中,北京理工大学高校研究院已挂牌,香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研究院也已明确落户。
希望所有爱郑州的朋友,给郑州一点耐心,给郑州一点时间,相信他会好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