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于网络
1990年初,我满怀着到了部队后考军校的理想,从苏北应征入伍,来到了大上海。
虽说这个理想是有些自私,但确实反映了我当时的想法。
3个月后,我经历了艰苦的新兵训练,以全优的成绩交出了一份还不错的答卷。
那时,我期待着分兵时,能分到一个对实现自己理想有利的单位。
我憧憬着以后在军营里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然而,不仅这个希望完全落了空,而且一纸命令把我分到了干休所。
在野战部队当兵的战友们很少有人知道,在部队还有干休所。这干休所里也需要一定数量的战士。
这干休所呀,在部队里,是离休或者退休的师团职以上干部休养的地方。
我们这些人进去后,就要负责所里的老同志吃喝拉撒,以及茶余饭后的思想文化娱乐活动。
难怪有的同志形容干休所的工作是“大保姆”。
在这里当兵,顶多转个士官、学个开车,所谓的“前途”,也就仅此而已。考学、提干等等与之关系不大。
到干休所报到的当天,与我住在一起的一个老兵就对我说:“新同志,干休所就是伺候人的地方,很多情况下是费力不讨好。到了这单位,就别考虑着有啥前途了。”
听老兵这么一说,我的心简直凉透了。
我马上给家里人写信,说了我分到干休所的情况。没过几天,家里人来了信,说干休所既不是机关,又不是正规部队,在这里当兵不会有啥出息。
家里人强调说,让我留心好机会,好想法子换个单位。
家里的来信,触动了我的想法,我深刻的感觉到,在干休所整天与一群老人打交道,确实没什么意思。
当时,我的情绪低落至谷底。
可这只是开始的那些天,后来的变化却完全出乎了我的意料。
“环境能改变人”!没过半年,我不但适应了环境,而且逐渐喜欢上了这里。
其实,在干休所工作,是非常有价值的。
有天深夜,一位老干部突发重病,老伴一个人当时不知所措。早已睡下的所长和政委接到求救电话后,立即带着医生去了老干部家。
这两位主官自己都已是年过半百的人了。他们就像伺候自己的亲爹一样,照顾着这个老干部。
当时,我跟在他们身边,看着两位主官忙前忙后,自己的心被深深地打动了。
说起来,所长原先在一所军校里,属于很有前途的中层干部。政委还是部队里的优秀政工干部。
他俩正处在发展当头,一纸调令,直接无条件地到了干休所,当起了这样的“主官”。
我完全能够想象得到,他们起初到所里时的想法应该和我差不多。但是,他们在这个岗位上却干得这么卖力。
一晃多少年过去了,当年大有发展的所长和政委,一直就在这个岗位上从没动过。
这种思想上的高境界,真是让人感动!
一次偶然的机会,政委与我谈话时,说:“你慢慢就了解到了,咱们所里的这些老同志,看上去平凡又普通。可是,当你翻看他们的从军历史时,你就会不由地肃然起敬。”
我自觉地点头应和着。
政委继续说:“就是这些老人,他们为了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为了军队的创立和壮大,无私无畏地默默奉献,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最后,政委语重心长地嘱咐我:“他们不愧为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共和国的功臣。可如今,他们大都年迈体弱,积劳成疾,身边缺少亲人。所以,党派我们来了,部队派我们来了。”
这番话,净化着我的灵魂。
之后,我静下心来,努力熟悉工作和环境。
刚开始工作,干休所让我在财务室当助理会计。我从未干过,所以,边向助理请教,边大胆地实践。
经过2个月的适应,我很快就能够独立工作了。
在一次所务会上,所长表扬了我,说我“思想认识到位,肯学习肯钻研”。
我受到了肯定和鼓励,工作起来就更加卖力了。半年过去后,所里又派我去学开车,这是我没想到的。
据说这是所里领导对我工作的奖励。我从心底里感激所长对我这个新兵的关心和培养,自己下决心好好学车,决不辜负他们的期望。
在司训队,我认真学习驾驶技术,自学车辆维修与保养,学得刻苦,结业考核时,我还得了优秀。
学完车后回到所里,所长就把我放在了车辆调度的工作岗位上。
我上任前,就听到过个别老同志反映,调度室“脸难看、话难听、车难要”,我接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调度室门口放了一块小黑板,专门方便老同志提前登记用车。
1995年的一天,我正在值班,突然收到了家里发来的加急电报,说我妈病重,让我速回。
所长知道后,批给我一周的假。
这时候,我妈在县城的医院里,做了一次内科手术。由于她本来的体质较差,所以,手术就比常人危险,好在没出什么大危险。
我妈转到普通病房后,我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坐在床前看着憔悴的母亲,我的心很难受。
自打离家当兵,几乎没有一天能照顾母亲。我多想多陪着她待一段日子,好让我尽一尽孝道。
可当母亲的病情稳定后,我又不自觉地惦记起了所里的工作。才回来5天的时间,我就向母亲说出了自己对工作的牵挂。
母亲显然非常理解我的心情,她吃力地挤出了一抹笑容,嘱咐我放心回部队吧。
我28岁那年还没有结婚。这岁数在老家的同龄人中,有的小孩都会打酱油了。而我的婚姻大事,却一直没有着落。
我家里人都快为我的终身大事急疯了。
说起来,想来找咱的姑娘也有,但真正对当兵的理解、支持的却不多。
2年前,经媒人介绍,我利用一次探亲的机会,在老家相过一次亲。发展成对象后,她对我在部队的表现很满意。
第二年,她专程来部队找我,知道我们志愿兵一个月的工资才三四百元,如果结婚,还不能住在一起,就有些灰心。
回去后就几次来信,劝说我不如赶快转业,好让她妈给我买辆车跑运输。
她晓得我的开车技术不错,以后肯定能挣大钱。
对象的信在我的心里掀起了层层涟漪,使我思绪飘摇,难以入睡。但思考多时后,为了继续当好这个“没前途”的兵,我就只能忍痛割爱了。
我给她写了回信,毅然得中断了这份缘。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