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2000+节点无盲区覆盖,注册即可免费使用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62年,周总理与金日成签署《中朝边境条约》,规定界河共同所有,长白山天也从东北至西南“一分为二”,资源共享。

但长白山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国大陆也早已实现统一,面对朝鲜强行讨要,中国完全有理由拒绝。

况且,从中朝两国的综合国力上看,朝鲜也无力在边境挑起事端,朝鲜此举无疑是得陇望蜀。

中朝两国的兄弟情谊深厚,但朝鲜为何会“忘恩负义”,强行讨要长白山?而中国又为何让朝鲜得偿所愿,没怎么费劲儿就大方地礼让长白山?

中朝边境,已成定局

作为满族文明的发源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长白山一直都是满族的圣山,地位尊崇。

清朝建立后,历代皇帝都将长白山视为皇家禁地,为保护长白山的古老传承,将其他民族尽数驱逐,封禁200多年。

为彰显大清天朝上国的威严,清廷还特意派遣乌喇总管穆克登,前去勘察中朝之间的山川河流,并详细绘制《皇舆全览图》。

而作为大清王朝的附属国,朝鲜自然也要遵从大清皇帝的旨意,不敢质疑大清的决策,染指长白山区域。

图们江、鸭绿江、和长白山,成为中朝天然的东西边界。但由于该区域的原住民被清廷尽数驱逐,中朝边界几乎成为无人区,长期荒芜。

在鸦片战争前,朝鲜人一直恪守大清规定,不敢逾越边境半步。但随着清朝的大门被西方列强的炮火敲开,朝鲜也逐渐萌生出不臣之心。

随着越来越多的朝鲜人前往长白山边界垦荒居住,中朝两国的边界也逐渐模糊不清。

清朝并不想与之朝鲜大动干戈,只好将在边境汇集的朝鲜人纳入大清子民的范畴。

见大清国力衰微,朝鲜随后又宣布将朝鲜人聚集的延边地区,划归为朝鲜版图。清朝与朝鲜不得不开始数十年的边境勘定。

中日甲午海战后,朝鲜完全摆脱藩邦身份,获得独立。日本则用长白山一带,换取大清在关岛地区的沉默。

自八国联军清华,长白山一带几经辗转落入沙俄之手,直到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都未完全收回长白山地区的主权。

朝鲜成为一个主权国家后,长白山主权归属依旧没有白纸黑字的规定。中方原本也以为,单凭中朝两国的革命友谊,朝鲜便会遵循约定俗成的规矩。

朝鲜战争爆发后,将近240万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为捍卫朝鲜抛头颅洒热血。

看着志愿军远去的背影,金日成也深知中朝两国情谊深厚,此时不该忘恩负义,妄论中朝边境问题,长白山地区也因此获得了数十年的平静。

然而到了60年代,朝鲜又不得不做出抉择,是选择继续维护中朝两国的情谊,还是迫于现实追随苏联“老大哥”的步伐。

站在十字路口的朝鲜,自然要选择维护当前的国家利益,于是便和中国有了领土争议。

在原本以鸭绿江为界河,两国各占一半的基础上,朝鲜向中方提出希望获得长白山北麓区域,以长白山天池东北青石峰至西南天门峰为划分。

朝鲜官方给出的理由是,朝鲜开国元首金日成长期生活于长白山区域,长白山可谓是朝鲜革命事业的发源地,拥有不可估量的历史意义。

朝鲜的这个说法并非强词夺理,金日成确实于长白山区域出生,并且还在此加入共产党,为抗日大业尽心尽力。

因此,在朝鲜人民眼中,长白山是一处革命圣地,类似于中国井冈山,理应让子孙后代瞻仰,激励全国人民奋发向上,不忘历史。

同时,朝鲜还希望中方能够理解,朝鲜人民对开国领袖的热爱与尊敬,就像中国人民敬爱毛主席一样,朝鲜人民对金日成也是感激涕零。

得知朝鲜方面的诉求后,中方并未陷入长期纠结,而是在短时间内就做出反应,最终决定礼让长白山,接受朝鲜提出的各项请求。

得偿所愿的朝鲜,最终于1962年10月,与中方签订《中朝边境条约》。

完全商定中朝边境后,长白山最高峰也被改名为“将军峰”,以此来纪念朝鲜开国大将军金日成。

面对朝鲜的步步紧逼,中方为何会爽快地答应?

和平礼让,意义深远

1962年,我国竟把长白山领土割让一部分给了朝鲜?背后原因引人深思。

中国之所以没有就长白山主权问题据理力争,归根结底是打算维护与朝鲜的友好关系。

从抗日战争到抗美援朝战争,中朝两国始终都站在同一阵营,革命情谊悠久。

和平建国后,同为社会主义国家,中朝两国都面临着西方各国的经济封锁和贸易禁运,也就一直保持着友好往来关系。

因此,得知广大朝鲜人民的诉求后,中方自然不能置之不理。

鉴于从清朝时期开始,两国就因为边境问题屡生冲突,中方若是断然拒绝朝鲜的诉求,想必会激起朝鲜人民的反华情绪,原本友好的外交关系会再度僵化。

充分考虑到朝鲜人民对长白山的感情寄托,中方这次也就没有据理力争,不想和朝鲜因为一点边境问题“兄弟反目”。

于是,中方也就送了一个顺水人情,将长白山“分成两半”,中国占据四分之三,朝鲜拿到北麓的四分之一。

而天池也从中间切开,中方占据45.5%,另外54.5%归属朝鲜。

中方的大度礼让行为自然赢得了朝鲜人民的感激之情,彻底解决边境问题,两国的关系也更上一层楼。

当然,中方有此举动,并未全然出于两国外交关系考虑,是综合各方面因素做出的决定。

中朝边境虽以长白山为界山,但是在过去两三百年中,许多朝鲜居民跨越鸭绿江、图们江,进入长白山垦荒居住。在长白山北麓,几乎没有一个中国居民。

民国初期,跨越边境的北麓定居的朝鲜居民便有接近4000户,聚居点多达40个。到了1925年,居民点数量上升至50个,聚居人口总数突破万人。

新中国成立后,东北人民政府公安部也于1950年11月对中国境内的朝鲜侨民做出明确划分:

凡是在日本无条件投降前在东北居住,或是在中国拥有土地、房屋、直系亲属者,为朝鲜侨民。

而在1953年8月,中央进一步明确了这种划分,只要在新中国成立前,在东北分得土地、房屋,或是在城市中安家立业的朝鲜人民,一律划归为中国国籍朝鲜族。

1949年10月1日后前来东北境内居住者,不得加入中国国籍,属于朝鲜侨民。

由此,从清末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已有接近1.2万朝鲜人加入中国国籍,若是算上长白县内尚未加入的人数,这个数字还会增加一倍以上。

即便中国将长白山尽数掌握在内,这部分尚未加入中国国籍的朝鲜居民又该如何处理?届时两万多人是归属中国,还是要求他们举家搬迁回到朝鲜?

如果中国要求他们变更国籍或者强行离开,边境冲突火或许会一触即发。

毕竟从18世纪中叶开始,就有不少朝鲜人在此定居,历经两百多年的光阴,这片区域对他们来说已经是故土难离。

况且,中国要跨越长白山,对长白山北麓进行实际管控,难度也相当大,周边都是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这片区域从清朝开始就处于无人管控状态。

长白山北麓对于中国来说,就像鸡肋一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与其劳心劳力应对人口、管控等诸多问题,倒不如将长白山北麓交给朝鲜管辖,还能卖对方一个顺水人情。

再者,除了朝鲜之外,有野心一统朝鲜半岛的韩国,也将长白山视为朝鲜半岛的固有领土。

在朝鲜战争爆发时,别有用心的韩国政府便认定,中国出兵增援朝鲜的条件,便是拿到长白山区域的主权。

中国礼让长白山北麓的举动,则让韩国政府散布的谣言不攻自破,进一步维系了中朝两国之间的友谊。

而朝鲜之所以在60年代后,才向中国提起重新勘定中朝边界的诉求,其实幕后也有苏联在暗中推波助澜,不完全是朝鲜贪得无厌。

苏联在中朝长白山问题上,又扮演着什么角色呢?

中苏僵化,朝鲜站队

1962年,中国为何把一半的长白山划给朝鲜?真相让人心酸。

朝鲜有次“忘恩负义”的举动,与50年代末中苏关系恶化密不可分。

尽管中国在抗美援朝战争时,为驱逐日本侵略者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在暗地支援朝鲜的苏联,在朝鲜战争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志愿军入朝作战时,曾向苏联提交了一份所需的军备弹药清单,包括了苏式步枪、自动抢、重机枪等一系列武器。

苏联当时也十分爽快,在1951年初就完全按照志愿军的要求,给36个师都装配了武器,为彭德怀老总解了燃眉之急。

在空军方面,苏联还为志愿军留下了12个师飞机装备,并直接向中方出售了上千架米格15战斗机。

尽管苏联对中国的帮助都不是无偿的,大部分都是中国贷款买来,但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能如此大手笔地对中国提供军事援助,也就只有苏联了。

除了对中国慷慨相助之外,在冷战时期吗,苏联几乎成为朝鲜的主要经济来源,国家运行的关键支柱。

从1953年至1987年,苏联向朝鲜提供的经济援助超过300亿美元,这些投资大多用于发展朝鲜的工农业和基础设施。

作为一个由苏联缔造出的主权国家,朝鲜对苏联来说不仅具有军事意义,而且背后还隐藏着重大的政治意义。

苏联就是要向韩国以及西方阵营宣,抱苏联大腿的朝鲜,比起抱美国大腿的韩国,综合国力要强得多。

因此,赫鲁晓夫执政后,对于朝鲜在过往战争中欠下苏联的贷款,他打手一挥就随意取消,让金成日都既意外又惊喜。

不仅如此,赫鲁晓夫还不断为朝鲜追加经济援助,并且派遣相关专家进行技术援助,目的就是要将朝鲜恢复到战前的发展水平。

在赫鲁晓夫两年10亿卢布的供应下,朝鲜战争后10年,朝鲜迎来了热火朝天的发展时期。

水丰水力发电厂一跃成为当时东亚最大的发电厂,除此之外,还有成金炼钢厂、平壤纺织厂等大型国企。

当然,赫鲁晓夫并不打算为朝鲜建设完整的工业体系,在朝鲜迫切需要的机器制造业上几乎止步不前,全赖从苏联进口。

仅是把朝鲜当作满足苏联经济和工业项目的工具,赫鲁晓夫自然不会让朝鲜具备自主的造血能力。

因此,在金日成提出改良工业布局时,赫鲁晓夫就派出勃列日涅夫前往苏联,公然批评朝鲜自作主张,丝毫不顾及金日成的颜面。

金日成也想摆脱苏联阴影,因此在50年代中后期开始有意远离苏联。

朝鲜的反抗之举,自然引得赫鲁晓夫勃然大怒。1962年,苏联在经济和军事方面就停止援助,朝鲜的军事装备也就滞留在上世纪60年代。

如今,在朝鲜的装甲坦克部队中,仍然有两千多辆坦克是在苏联60年代时期制造,至今依然服役。

在中苏交恶后,苏联愈发重视到朝鲜的战略地位,将其当成一个看门的“小弟”。

因此,面对同患难的中国和金主苏联,朝鲜必须要做出一个抉择。

中朝关系与苏朝关系息息相关,对于朝鲜来说就像鱼与熊掌不可得兼。与中国发生领土争议,无疑是向苏联表忠心的最佳手段,最符合当下朝鲜的国家利益。

而在1970年至1978年,中朝关系改善,苏联又对朝鲜翻脸,切断了贷款和各项物资,暂停技术服务。

直到中美建交后,苏联再次恢复对朝鲜的经济援助,三天两头翻脸,完全没有定数。

因此,中朝关系是影响苏联对朝鲜政策的重要因素,朝鲜有与中国争夺长白山的举动,中国也顺水推舟礼让长白山,也是当时国际环境的必然。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内容分享:
【腾讯云】即时通信IM接入AI服务,高效构建智能聊天能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