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尽管国际社会持续发出警告,日本仍旧决定独断专行地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此决策激发了中国的强烈回应,正式宣布全面禁止从日本进口的水产品。为此,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开始积极寻求与中国沟通的机会,寄希望于解除这一禁令。
东京电力公司于9月11日宣布,福岛核污水的首轮排放已圆满结束,总计排放了约7800吨的经过处理的核污染水。为确保安全,公司于同日采用工业用水彻底清洗了排污管道,并计划着手进行第二轮的排污活动,预计将在9月底开始,排放量与首轮相同。
岸田文雄不止一次地呼吁中国解除制裁,并表示,将利用各种双边和多边渠道,如世界贸易组织和RCEP等贸易框架,促进中国撤销禁令。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此前已就中国的反制措施向WTO提出抗议,声称中国的进口暂停决策是“完全不可接受的”,并强烈敦促中国立即撤销相关措施。对此,中国坚定回应称,日本单方面决策向海排放核污染水是自私和不负责任的行为,中国的反制是合法且合规的。
日本也派遣了一个商业代表团前往中国。据悉,该代表团是由日本大阪商工会议所国际部主任带领的,他们旨在参加位于厦门的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此背景下,双方企图避免贸易关系因政治紧张而受到冲击。此外,日本水产品对华的出口在2022年占据了出口总量的四成多,这也使得这一禁令对日本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冲击。
尽管面对这样的经济压力,岸田文雄并没有停止与中国的沟通。他先后写信给中国,寻求亲华派干事长二阶俊博的帮助,期望其出访中国以改善两国关系。而在一次东盟会议上,岸田找到了中方高层,试图进行简短的对话,但对于岸田的解禁请求,中方并未作出正面回应。
国际社会对于日本这一决策的反应是一致的。海洋被视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日本的行为被视为是把风险转嫁给了全球,并可能对未来几代人造成伤害。在此之前的一个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会议上,中方代表严厉批评了日本的这一行为,并敦促其接受国际监督。在未来,东京电力公司计划在近年内再次排放约3.12万吨核污染水,但国际的反对声音仍然不断。
尽管面对全球的反对,岸田政府仍决定坚持其决策,反而将注意力转向中国的合法反制措施,试图以此为自己辩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