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家住浙江温州的郑泽玲刚放暑假,和朋友约好去香港旅游,朋友见郑泽玲是第一次去香港,想着带她去沙田马场骑马,郑泽玲一听有些害怕,说是自己小时候被驴蹄过,一路上啰哩啰嗦不愿意去。
朋友说是来到过香港不去沙田马场,便不算真正来过香港,两人来到沙田马场,支付了10元港币门票,看到马儿就害怕的郑泽玲说什么都不敢骑。
郑泽玲吃了一些现场提供小吃,参观了为游客举行的乐队的表演后,担心影响朋友的雅兴,没跟朋友说,提前离开马场,一个人在大街晃悠。
走着走着就来到一处贩卖古玩的地摊,看到一个中年大叔的地摊上一对金蝉,郑泽玲盯着金蝉,一时间挪不动步子,蹲在身子询问摊主多少钱?
这时,朋友发现郑泽玲不见了,追了出来,发现在古玩摊跟前,朋友一个劲儿地劝说让其不要买,说大多数都是仿品。
郑泽玲根本听不进去,拿起金蝉跟摊主细聊了起来,摊主见郑泽玲爱不释手,这才告诉郑泽玲,其实自己以前是个老中医,因为经常给别人看病,有的病人不给钱,就会把家里一些稀奇古怪的古董送给自己。
长年累月,家里的古董渐渐多了起来,自己又不是很懂,想着摆摊找寻有缘人,金蝉就是自己给一个妇女看病时送给自己的,几天前,有人看上了,他要了两万元,顾客嫌贵没买。
郑泽玲仔细研究了一番,发现金蝉是纯金的,而且两只金蝉头部和翅膀根部有明显差别,但是两万元的价格确实有点高,郑泽玲让摊主少一点,摊主苦笑着说:“你是大陆来的吧!”郑泽玲点了点头。
摊主:“我也是大陆来的!看在都是同胞的份上,最低给你一万八千元!”郑泽玲刚要掏钱,就被朋友拦住了,小声说道:“你疯了吧!”郑泽玲:“买回去转手可以赚好几万!”
朋友:“你又不是专家,凭什么说就能赚钱?”郑泽玲:“就算赚不了钱,至少也是纯金的,买回去不会亏多少!”
朋友见郑泽玲不听劝,也不好再说什么,就这样在一阵讨价还价后,最终以一万七千元港币买下金蝉。
拿到金蝉的郑泽玲盘算着回到温州后怎么转手,此时的她已经没了任何兴趣再吃喝玩乐,只想着赶紧回大陆转手赚钱,回到温州后,郑泽玲逛遍了当地古玩店市场打听,然而并没有像她想象的那么抢手。
郑泽玲想着既然古玩店卖不上价格,那就去金店,金店老板拿着金蝉鉴定,长6.7厘米,重20克,说是民国时期的金蝉,按照金价,一个金蝉也就六七千元。
郑泽玲一听连成本价都不够,还赚什么钱,有些失望的她打算放在家里当摆件,这一放就是半年。
直到一天,同学来家里做客时,看到了客厅展柜上的这对金蝉,同学说是在陕西博物馆看到过类似的金蝉。
郑泽玲一听立马来了兴趣,要是能和陕西博物馆的金蝉类似,那肯定值不少钱,郑泽玲想着找个权威专家鉴定一番。
可自己不是业内人士,又不认识专家,再说市面上的专家良莠不齐,而且鉴定费也不低,郑泽玲担心被骗,想着参加鉴宝节目,最起码在全国观众的眼皮子底下不至于被骗,也能提高曝光度,说不定遇到有缘人,还会找上门收购。
于是,郑泽玲参加了一档鉴宝节目,当郑泽玲来到节目现场,当专家得知是从香港买回来的后,认真研究了一番,专家鉴定是清代的纯金蝉,一雄一雌。
郑泽玲让专家给估个价,专家:“多少钱你都不能卖,这是文物!要么自己收藏,要么捐献给博物馆!”
郑泽玲:“我也没说要卖,就是想知道值多少钱!”专家:“以目前市场流通价格,大概在六万元左右!”
郑泽玲:“我一定会好好收藏!”话音未落,就离开了现场,郑泽玲想着总算是能小赚一笔,回到家后,她一直等着上门收购的人,转眼半个月过去了,就是不见有人来找。
郑泽玲没了耐心,打电话给同学,让其联系个买主,几天后,同学带着一名男子上门,说是只给两万元。
郑泽玲觉得太少没卖,同学前脚刚走,学校老师找上门,说郑泽玲买的清代金蝉是文物,希望能捐献给博物馆,郑泽玲明确表示要自己收藏,老师也不好勉强。
几天后,郑泽玲被请到教务处,几个老师轮番上阵劝说让其捐献,郑泽玲见胳膊拧不过大腿,也只好捐给了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