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即时通信IM接入AI服务,高效构建智能聊天能力

欧盟下定决心,要与中国打一场电动汽车领域的贸易战,德法就此爆发争吵,德国“未战先降”!美国又要迎来大罢工,儿子遭起诉,81岁的拜登,有很多烦心事!

开启电动车补贴调查,欧盟下决心与中国硬刚

众所周知的一个事实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由全球经济下行所带来的影响,愈发变得显像化。过去十几年来,中西方一直所奉行的自由贸易市场原则遭到了重大挑战。先是由美国政府主动挑起的贸易摩擦,通过超高关税歧视中国商品,随后大肆炒作的东西方“贸易脱钩”,危害市场信心。而到了现在,他们更是以所谓“国家安全”的名义,实施所谓的“去风险化”,狠踩了一脚贸易保护主义的倒车油门,更要命的是,这种不良风气也正在蔓延至电动汽车行业。

根据德国媒体的报道称,9月13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宣布,欧盟即将对中国的电动车开展补贴调查。她声称,这些来自中国的电动车,正是因为有国家的补贴,在价格上才被“人为”压的这么低,对于欧盟而言,是无法接受的。

而在冯德莱恩宣布这一措施的第二日,中国商务部做出了正面回应。强调欧盟的这一计划,是“赤裸裸的贸易保护主义”,并且还将对中欧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但欧盟本身对于此事的态度,却似乎是“不撞南墙不回头”。

现阶段,与中国的贸易占据欧元区GDP的2.5%,但对于补贴调查可能引起中国反制,欧盟经济事务专员珍蒂洛尼却对此有强烈信心,他表示,自己对欧洲经济充满信心,但目前必须认真对待相关事项,目前中国虽然没有实施报复的具体理由,但报复总归是可能到来的。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此次欧盟电动车反补贴调查的主要推手却是法国,先前,法国方面一再敦促欧盟采取强烈措施,以避免受到中美竞争所带来的“威胁”。面对媒体记者,法国财政部长勒梅尔解释称,做出反补贴调查的这一决定,是为了“保护欧洲工业和所有欧洲私营企业的利益”。他又但同时强调,这次调查并非针对中国,中国是欧洲重要的经济伙伴。

德国财政部长林纳德也对此决议表达了支持,声称如果有人担心此事有失公允,那么就有必要开展进一步研究,世界贸易“要讲规则”,这一点也同样适用于电动汽车行业。

西班牙财政部长卡尔维诺也表示,因为欧盟在全球贸易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她全力支持对中国的电动车启动反补贴调查,坚信欧盟将会继续推动开放基于“规则”的贸易政策。

而从这几个国家的财长表态上来看,对于反补贴调查这一事,欧盟似乎已经下定决心要和中国“刚到底”。不过有分析指出,欧盟政府上下如此着急,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电动车行业的崛起势头。根据全球商业调查公司MarkLine所公布的销售数据,在2021年到2022年之间,比亚迪汽车公司和吉利集团控股下的汽车品牌销量大幅增长,尤其是比亚迪,销售数从32万辆增长到了86万辆,成为仅次于特斯拉的电动汽车生产商。

此外,中国电动汽车在技术上也遥遥领先。来自德国的汽车研究机构创始人施密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电动汽车在自己的市场上累积了技术和竞争力,而西方制造商则相对落后。

在2022年全年,中国的电动汽车销售总量达到了690万辆,相较于过去,几乎翻了一倍,占据全球市场的一半以上。而根据欧洲运输环境联合会的数据,在2022年上半年,于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在欧销售比重,已经达到了2成以上,其中虽然有一半是特斯拉,但到2025年,中国车企在欧洲的销售比重预期将占15%。

所以,结合先前冯德莱恩的表态上来看,我们很容易能得出结论。欧盟此次启动的反补贴调查,其本质就是通过政策工具,来打压中国电动车企业在欧洲的市场开拓,借此为欧洲本土品牌争取喘息的机会,是一种典型的不正当竞争策略。所谓的补贴,更是一种伪命题。中国针对本土购入电动汽车的补贴,早在2022年12月31日就已宣告结束。所以,基于上述论点我认为,中国完全有理由,有必要上世界贸易组织,状告欧盟的歧视性贸易政策。

欧盟叫得凶,德国却未战先降

但尽管欧盟官员和欧洲的政客,对于此次的反补贴调查信心满满,欧洲国内的汽车从业者却普遍不看好,尤其是德国,更是出现了“未战先降”的态势。

德国《明镜在线》在报道中提到,有深入中国业务的德国车企将因此事遭受损失,而欧洲的用户将面临更高的价格,欧盟的贸易政策正在向保护主义大步迈进,但这却恰好符合了法国总统马克龙长期以来提出的诉求,符合法国国内汽车制造商标志和雷诺的利益。

从表象上来看,这番报道似乎并没有很强的攻击性,但几乎是指着鼻子骂法国人,在贸易政策上借着反补贴调查为名,搞自私主义,不顾德国汽车企业的利益。

所以,德国奔驰博世等车企,对此事表示出了强烈批评的态度: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能确保我们的富裕增长和创新能力,而保护主义只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也表示,欧盟启动的汽车行业调查,必须考虑到整体的利益以及“中国的回应”,仅想凭借着反补贴调查,来化解欧洲竞争所面临的挑战,这完全是无济于事。

维也纳经济研究所所长加里布埃尔·菲尔博迈尔也表示,欧盟的反补贴调查是“住在玻璃房子里往外扔石头”,这是一句德国谚语,意思是说如果。挑衅对方遭到反击,那么己方将碎成一地。菲尔博迈尔指出,一旦中欧打响贸易战,惩罚性关税会让中国更受伤,但德国也很难支撑住,因为德国在中国有重要的生产基地,比如宝马iX3全部都是产自中国,贸易战打响的后果,必须由德国企业自主承担。

《经济周刊》和《时代周报》的报道,则更加有攻击性,前者直言法国在中国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后者则直接表示,冯德莱恩就是按照法国的指示来行动的,巴黎不仅瞄准来自中国的竞争,还想削弱德国的高端品牌。

而从这一系列表态上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德国的车企对于此次的反补贴调查,在态度上是极其强烈和理性的,一方面是担忧来自中国的反制,会引发大环境的质变,另一方面,就是担心法国会在其中渔翁得利。显然,在他们眼里,冯德莱恩的举措,完全违背了欧盟此前的内部一致原则。

由此也可以得出结论,现阶段的欧盟在制定对华政策上时,恐怕更多的出发点,是在于感性而非理性,一方面是跟随美国的遏华政策“总路线”不动摇,另一方面是高举振兴工业之名,行破坏中欧合作之实。这恐怕也是,长期以来欧盟难以成为世界一极的重要原因。

三家支柱车企成为众矢之的,美国上演大罢工

聊完了中欧之间的近期摩擦,我们再把话题转移到美国国内所面临的窘境。不过巧合的是,也和汽车工业有关系。根据海外媒体的报道称,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UAW在9月15日宣布,由于时间已经过了9月14日午夜的最后通碟,通用汽车,福特和斯特莱蒂斯的汽车工人将开始大规模罢工。按照公开的信息显示,这三家汽车企业的工人总规模达到15万,UAW先前曾代表他们同车企进行谈判,要求大幅增加薪水,追加养老金以及增加休假。

但直到14日的最后期限,依旧没有达成共识。UAW主席费恩先前曾发出过警告,强调此次罢工的规模将是前所未有的,虽然目前所实施的地点非常有限,但会视同车企的谈判情况,来逐渐增加。

但福特行政总裁法利却表示,他的公司在两周内,没有收到来自UAW的任何反提议。他认为,一旦双方的谈判最终失败,这一轮罢工极有可能演变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罢工潮。而按照UAW的最新诉求,将会令美国福特公司的劳动力成本增加一倍,让福特公司同电动车企业特斯拉相比失去市场竞争力,而罢工行为也会让福特今年的年底分红,可能会出现大幅度减少。通用汽车行政总裁巴拉在接受NBC.采访时表示,她对罢工的产生感到沮丧,但这种沮丧是出于行业的角度上来看,福特依旧会进行谈判。斯特莱蒂斯则已经进入应急模式,会采取结构策略来保护公司以及在北美的利益。

颇为有趣的是,此次的罢工潮还引来了美国政治界的目光。

根据白宫新闻处在9月14日所透露的消息称,美国总统拜登已在当天同争端双方进行了一次通话。而在9月15日,拜登则会针对UAW和车企的协议发表一次讲话。

毫无疑问,此次的罢工潮无疑会对美国现阶段的制造业振兴战略产生重大影响,尽管拜登政府在策略上更加倾向于半导体这样的高新技术产业,但汽车工业也是美国政府赖以为继的重要支柱之一,再加上所可能产生的政治外溢效应,这一轮罢工最终解决方案的好坏,恐怕会对民主党政府的形象产生深刻影响。

儿子身陷官司,拜登或退出2024年大选?

其中的典型案例,就是即将到来的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现阶段的拜登政府,可以说是已经焦头烂额。在9月14日,特拉华州法院起诉拜登次子亨特·拜登两项虚假陈述,以及在吸毒期间非法取得枪支,这昭示着亨特·拜登先前通过认罪协议,来避免重罪的想法,已彻底落空。这也是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美国总统的子女面临刑事诉讼。

按照起诉书上的内容,亨特·拜登承认,自己在可卡因成瘾的时候,在2018年枪支时,勾选了协议书上的“没有毒瘾或非法用药”款项,且在买枪时的陈述是“虚假且捏造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项起诉,还恰逢拜登遭到共和党弹劾调查之际,共和党要求调查拜登家族的海外业务,他们主张亨特·拜登在10年前,担任乌克兰布里特斯能源公司董事之时,凭借时任副总统职位的拜登的影响力,获取不当利益,但目前没有找到相关证据,拜登的竞选团队也将其称之为是“荒谬”的。

但这对于拜登来讲,2024年的大选问题可不止这些。

阿拉伯半岛电视台在9月15日,更是刊登了一则报道,直接发问拜登是否会退出2024年大选,因为选情实在是过于恶劣。

在民主党内部,由于更加强调纪律性,所以党内的其他人士,都竭力避免挑战拜登的领导性,相似的观点,在佩洛西身上也有所体现。但这所引发出来的新问题,则是拜登自身能力的缺陷。按照最新民调显示,拜登的支持率仅有40%,高达73%的民众对他再次竞选总统的可能性表示质疑。因为再过两个月,他就要81岁了。而他的副手哈里斯,这面临人气和能力上的双重问题,此人的上位本质上是由于美国的政治正确需求,而且对于她能否更好地领导美军有深刻的质疑。然后就是次子亨特·拜登的吃官司,以及共和党人催化出来的移民问题,他们将大量移民送入到民主党控制下的地方州,在当地引发大量混乱。

与此同时,特朗普的卷土重来也相当强势,部分民主党人认为,如果特朗普赢得共和党内提名,有可能会复刻2020年的选举“爆冷”,但也有民主党人认为,这一行动的风险极高,如果特朗普在2024年再次担任总统,将产生重大的“灾难性影响”。

内容分享:
【腾讯云】云服务器、云数据库、COS、CDN、短信等云产品特惠热卖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