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与之前有所不同的是,现在大家找工作,最先关注的就是公司是否缴纳“五险一金”了。如果连五险一金都不交,只能说公司连最基本的法律都不懂,又或者是为了节省成本,这样的公司是最应该“避雷”的。
如此说来大家对于五险一金的重要性也是有所了解的,其中最重要的两个部分就是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了。
作为重要的社会保障福利,医保的出现为众多家庭节省了医疗支出,让“有钱没钱,都能看病”成为了现实,大众对于这项福利制度还是很重视的。
然而最近一段时间关于医保改革的消息,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有消息称医保主动“毁约”?这是怎么一回事?
为何说医保“毁约”?
众所周知医保是分为两个账户的,也就是个人账户与统筹账户。正常来说我们每个月缴纳的医保,是划入个人账户中的,平时去药店买药、医院挂号的费用都可以从个人账户中扣除。公司为我们缴纳的那部分资金,通常是划入统筹账户的。
然而在最新的医保调整中,个人账户与统筹账户开始“混合”管理了。
简言概之就是个人账户中的部分钱款需要转移至统筹账户中,这样老年人看病资金不足时,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动用统筹账户中的资金。包括门诊花费的金额,也放入医保报销。说白了就和养老保险差不多意思,让年轻人的钱先给老年人用。
如此一来就有疑问产生了,这一调整是不是意味着将我们医保中的余额,拿出来给别人用了呢?这样一来个人账户中的钱究竟是属于谁的呢?
官媒给出解释
面对越来越多用户因为这一调整发出质疑,人民日报及时做出了解释。表示医保这一调整,其实是将很多慢性病都划入了医保报销范畴。进一步减轻慢性病患者因为费用无法报销,产生的治病负担。
而且个人账户中的资金减少与否,并不会影响到我们日常看病的权益,从出发点来看,是为了照顾到更多人群。
还有就是大家最关心的,个人账户中的资金究竟属于谁的问题。如果说是属于个人的,为什么医保可以随意调动我们账户中的资金呢?事实上这也是很多人都会误会的一个点。在大众看来每个月我们缴纳划入个人账户中的资金,就是我们自己的,想怎么支配都可以。
但其实只是为了区分统筹账户,所以将它称之为个人账户。里面的所有资金,并不归属于个人,本质上来说这些都是医保基金池中的一部分,个人账户中的资金只是个人能使用的额度罢了。而医保调整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受益。
然而从大众的反应来看,对于这一解释似乎并不认可。其实来算笔账就清楚了。
老年人受益,年轻人“买单”?
按照新的报销方式,之后门诊费用也算进报销中,并非像之前那样只能使用个人账户支付,超出个人账户的部分要自费。这意味着一些慢性病患者以及年纪较大的老年人,大部分情况下都可以使用医保报销,自己承担的部分将进一步减少。
对于上了年纪的老年人来说,时不时身体会出现点小毛病,以后都可以走医保报销了,能够享受到的利好肉眼可见。但是对年轻人而言,这一改变不仅没有享受到任何好处,个人账户中的资金还越来越少,明明每个月交钱的是年轻人,却没有讨到一点“便宜”,自然是有些不乐意的。
合理规划医保收支平衡
但是这一调整实属无奈,摆在眼下的问题是医保基金收入与支出不平衡。及时调整并改变这一发展困境,才是此次医保调整的关键。加上近年来“骗保”的情况此起彼伏,这些给医保基金造成的损失是不容小觑的。
而新规实施后,将有效打击“骗保”情况的出现,部分处方药直接在药店就能买,省去了大众去医院排队挂号等待的时间,方便更多人看病用药。
考虑到现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每个家庭都清楚,老年人每年看病治疗要花费多少金额。不过从年轻人的角度出发,这样的顾虑也是可以理解的。
结语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医保制度会进一步完善,到时候如何平衡个人账户与统筹账户,也会有个妥善的处理方式。
对于此次医保调整,你们有什么不同看法呢?欢迎一起交流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