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ElasticSearch新用户特惠,快速实现日志分析、应用搜索,首购低至4折

不同的父母,因为教育理念不同,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采用的方法也就不一样。

相信很多人都看到了这样一个视频,在重庆的某个路口,因为下雨,积水很严重,两位母亲接放学的孩子,过这个路口时采用了不同的方式。

本是很平常的小事,但因为包含了两位妈妈对孩子的爱,以及不同的教育理念,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两位妈妈在网络上也火了,视频获得了很多媒体的转发。

从视频内容来看,视频中间位置共有5个人,其中一位妈妈牵着一个小男孩,另一位妈妈牵着一个小女孩,两位妈妈都撑着伞,还有一个小女孩则穿着雨衣,与另一名小女孩的妈妈隔开了一点距离。

不知道穿雨衣的这个小女孩是不是旁边这个妈妈的孩子,但这个不重要。五人过路口时,都犹豫了一下,不知道要不要走过去。

停留片刻,牵着小男孩的妈妈率先一步,将孩子背了起来,迈开步子就走向了有积水的马路,另一位妈妈也拉紧了小女孩的手,迈开步伐过积水的路口。

同样是过有严重积水的马路,两位妈妈的做法却完全不同。有网友对第一位妈妈背起孩子趟水而行的做法评价称,妈妈也曾是被人呵护的孩子,只是有了你,所以她变得无所不能。

对于第二位妈妈的做法,网友是这么认为的,这位妈妈做的挺好,要趟一起趟,这个没有必要心疼,一起趟有利于孩子内心成长。

有人赞同两位妈妈的做法,自然也有人不赞同,还各有各的理由。

第一位妈妈背着小男孩过有积水的路口,本是彰显母爱,呵护孩子的表现,但有的网友跟另外一位妈妈的做法作对比之后,觉得这位妈妈过于溺爱孩子。

与此同时,也有的网友认为小女孩的妈妈很失败,不疼爱自己的孩子。

看到这些五花八门的评论,我都有点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似乎不管怎么做,都可能有人支持或不认可。

不过,也有的评论能够让人眼前一亮,比如,如果是上学,我会背着孩子趟水而行,如果是放学,我会拉着孩子过有积水的马路。

个人认为,两位妈妈在过有积水的路口时,两人的做法虽然不一样,但都是关爱孩子的表现,不应该捧一踩一。

背起小男孩的妈妈,是作为一个母亲的本能反应,认为孩子还小,需要自己呵护和关爱,积水比较脏,没必要两个人一起趟积水。这样的母爱,让人感动,也让人感到温暖和细腻。

拉着女孩一起过马路的妈妈,同样很伟大。

大家应该注意到这一点,她是拉着孩子一起过马路的,并非让孩子单独过马路,有鼓励、有陪伴,或许,这位母亲主张的教育方式,是对孩子不娇生惯养,让孩子自己学会成长。

倘若将来遇到其他风风雨雨或困难,这个孩子也懂得如何应对。

网友讨论哪位母亲更爱孩子,甚至对另一位母亲的做法不理解,我觉得大可不必。

每个人的想法和认知都是不一样的,做事风格和教育理念也完全不同,就像森林里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

也许,背着孩子过马路的孩子,主要是担心孩子感冒,不想多刷一双鞋子,而那位拉着孩子过马路的母亲,没有替孩子去面对,选择与孩子一起面对,不在乎多刷一双鞋子,她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锻炼孩子,注重孩子的长远发展。

两位母亲的做法虽然不一样,但她们都疼爱孩子,关心孩子,没有优劣之分,更没有对错之别。

如何教育孩子?每个家长都有自己的主张和观念,只要她是为了孩子好,出发点是好的,我们就没有必要苛求一位母亲该怎么做。

每个孩子都是母亲的心头肉,论对孩子的爱,她们都是一样的。不管是哪种举动,都彰显了母亲的爱和关怀,值得我们鼓励和欣赏。

总而言之,教育孩子不能一味地纵容,也不能娇生惯养,但必要的疼爱和关怀,也不可或缺。在有爱的环境和氛围长大的孩子,有感恩之心,懂得体谅父母,懂得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父母从小就锻炼孩子战胜困难,培养孩子不怕挫折或风雨的性格习惯,孩子也会变得坚强。

这两种教育方式可以相辅相成,孩子就能变得有爱,懂得感恩,同时又有勇敢、不怕困难的一面。

内容分享:
【腾讯云】云服务器、云数据库、COS、CDN、短信等热卖云产品特惠抢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