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1日,援引观察者网消息,美官方再次单方面宣布已邀请我国外长王毅访美,称国务卿布林肯已做好准备,将在联合国大会上与王毅会面。在美国不断炒作双方会晤事宜时,美媒却突然一脚刹车,称王毅并不打算参加此次大会。国务院发言人米勒对此消息不置可否,强调美国始终都欢迎王毅外长访美,这一态度与立场是不曾变更的,他强调布林肯对见面十分期待,不论是在联合国大会还是在其他的行程当中。在综合国力方面,中美的一举一动会影响到整个世界,自然而然,大国之间的坦诚交流可以消除不必要的误会,若达成共识,携手合作能促进世界向更积极的方向发展,而中国多次对美国的邀请不予理睬没给布林肯台阶下。在美国舆论机器的宣传下,似乎中方显得不近人情。
但仔细分析,这事责任显然在于美国,中国始终都抱着积极的态度与美国面对面的去商谈并解决问题,这在中美元首巴厘岛会晤以及2022年的中美元首线上通话中都有体现。
然而美国在随后的行动中并没有展现出任何诚意,也没有兑现相关承诺。同时,美国迫切需要跟中国高层交流,还有一个重点是美国现在有求于中国。当前,美债危机愈演愈烈,美元霸权摇摇欲坠,在此艰难情况下,美国迫切希望中国能够伸出援手。再加上美国对中国滥施制裁和管制令,导致美企在华利益受损,美国国内的相关利益方也希望中美关系尽快回暖。这些因素决定了除中国之外,其他国家很难帮到美国,这是由经济体量决定的。但美国对于中国提出的重大关切毫不在意,拜登政府只想让中国单方面为美国利益让步与妥协,那么中国自然也对双方高层会晤没有兴趣。
就是在这样的中美关系背景下,中国此前也仍然给足了美国面子,布林肯在今年6月被允许来华就相关议题会谈就是实证。然而此次会面显然是无法达成任何美国想要的结果,这一点从中方的接机仪式就可以看出。
没有仪仗队与欢迎仪式,布林肯比较尴尬的走下了飞机,对于中方的冷淡,他显然早有心理准备。除了布林肯之外,在7月份与8月份,美国的财政部长耶伦与商务部长雷蒙多同样是接连访华,中国就是要让外界看到中方不是不愿接触的一方,而美国才是真正的麻烦制造者。当前离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的时间越来越近,留给拜登政府改善中美关系的时间窗口也越来越短。如果拜登政府不能在台海议题以及高科技领域主动对华释放善意并创造对话空间,那么接下来美国给中国发来的所有对话请求和邀请函将很大几率继续“已读不回”。
中美关系的遇冷,连带着也影响了区域安全与稳定,美国在无法单独破局的情况下,正加大力度联合盟友对华围堵和施压,拜登政府已整合了当前的日韩力量,并极力拉拢澳大利亚和东盟加入。
可以说,美国已实质上对华发动了“新冷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不会重走苏联老路,刻意去配合美国制造阵营对抗。而美国若是继续抱着零和博弈的思维,那么终将因短视而被扫入历史的垃圾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