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几天网上突然传出某大厂员工因患重度抑郁症在租住的出租屋去世,家属向公司索赔千万......。
随后,疑似去世者前同事发文缅怀,怀念在一起工作的日子。从文中可知,死者是杭州郊区的拆迁户,家境并不差,结婚生子,工作十分优秀,本来是身边朋友们羡慕的对象,奈何竟然是这样的结局。令人唏嘘不已。
目前根据爆料的情况来看,该员工已经轻生离世,生前公司的公司派代表也在接洽中。但现在各方说法不已,且没有证据可以支持,对于事情的真假或者实情我们无法做出判断(所以隐去大厂名称)。如果真如网友爆料所讲,站在中立的角度上,很难从法律上向企业追责。因为工伤死亡认定标准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家属索要千万赔偿更难实现。根据赔偿标准,属于工伤且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费的: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一次性工亡补助,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抚恤金也是死者生前工资一定比例发给无经济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
所以,这里面牵涉到双方各自利益最大化的问题。如果站在法律的角度,很多人会认为企业是逃避责任,不想赔偿;如果站在家属的角度,企业会认为煽动民意,利用道德绑架企业,甚至告网友侵权。最好的解决办法,双方都坐下来,谈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逝者已逝,生者如斯,愿天上人间,共安好。
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快,工作生活压力大。特别是在金融、互联网等高薪行业,高压力、快节奏的工作很容易让人产生工作性抑郁。
“工作性抑郁”是我们长期处于工作重压下产生的结果。如果不重视起来,加以疏导,我们会慢慢变得冷漠、消极,不认可自己,甚至导致身心健康受损,比如失眠、焦虑、掉发、各种慢性职业病(胃病、结节、颈椎病等),发展到后期重度抑郁,无法工作。
曾经我在结束上一份工作的时候,一度感觉工作挣钱毫无意义,人活着就是为了这,每天的生活工作就像“行尸走肉”一般,没有自己的想法。每天起床特抗拒上班,坐上地铁脑袋一片空白,到了公司坐在工位上画地为牢,继续驴拉磨。时常一个人无理由的流泪,有时还会莫名其妙心悸心慌反胃恶心。后来在网上看到一个词,工作性抑郁,里面提到的症状表现,自己全中。
下面是“工作抑郁”的8个表现,对照一下,看自己是否中招。
1、对目前的工作认同感低,时常感到身心疲惫;
2、上班期间,不愿和领导、同事主动交流,甚至主动逃避;
3、下班后感到精疲力竭,回到家出现情绪低落、易怒的表现;
4、工作产生快要崩溃的感觉,对工作结果不再关心,心里想着能干就干,但还是会持续焦虑;
5、自从干了这份工作,对工作以外的其它事物也提不起兴趣,怀有抵触心理;
6、怀疑工作的意义;
7、因为抗拒工作产生生理消极反应,比如头疼、头晕、心悸等;
8、身体出现各种问题,睡眠障碍、记忆力下降、饮食不正常、各种慢性炎症等;
至于如何解决,我曾经看过一个网友分享自己的案例,她就职于某大厂,产品经理,每天坐到工位上就想哭,感觉不到生活的乐趣。后来心理医生建议她休息一阵,不要马上找工作,每天外出融入人群,去公园散步感受自然,重新融入生活,感受人生的美好。经过一段时间,明显好转。
调整职场抑郁症,就是从调整自己的心情开始。我们可以暂停手头的工作,给自己放个假,先不要想工作上的事,全身心地放松自己。即使将来再次工作后,要懂得找到生活和工作得平衡之道,让自己的生活简单丰富起来,不求功成名就,只要能照亮某一个角落就够了。
文字| 牛行 编辑|思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