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假设mate60p卖1亿部,华为就是收入7000亿人民币。假设毛利30%,就是2100亿人民币。
假设华为员工20万。假设这2100亿平分给这20万员工,每个人得差不多100万。
那么一款手机,能让这20万人抛去每月到手工资以外,还能得100万。他们拿这些钱再去消费,买房子,买吃的喝的装修旅游花销,那么花费对应的这些产业也会得到大量收入,然后这些产业的人也会再花销。
震荡波一层层就传下去了。再加上本身给华为供应链的那一帮子也会挣到钱,他们也会再消费,再一个圈一个圈的多点开花。
这样拉远了再看,就是消费和需求的无数涟漪绽放了。那把华为换成其他品牌呢?
这些涟漪的大头是绽放在他们国家,比如高通,比如联发科,比如这个芯片那个终端的。国内还是拿组装厂的那点加工费利润。
以前我们反感台积电说给大陆赏口饭吃,因为几十万人的组装厂只能拿到手工活那点最低的利润。如果我们要想从赏口饭吃变成随便在便利店打工,去装空调,去端咖啡都万八千的收入。
那这就是需要有这种超大型顶端利润链的产业,不是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