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帅虽然长期担任我军总参谋长,但他基本没有打过什么仗,战功不多的他在十大元帅中,他无疑是最特殊的那一个。
叶剑英:不露锋芒但功至伟大的军师元帅。
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叶剑英本是蒋介石的嫡系,但他毅然决然地通电全国反蒋,支持中共。武装暴动失败后,叶剑英逃到武汉,在张发奎手下任参谋长。
不久,他秘密加入中共。当时,叶剑英深明只有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共产党才能拯救这片土地,于是他加入了革命的洪流。
南昌起义前夕,叶剑英得知汪精卫企图解除叶挺、贺龙武装。他冒险告知叶挺,使起义准备得以顺利进行。
起义后,他巧妙地说服张发奎放弃追击,为红军南下创造条件。当时张发奎对叶剑英还是充满信任,叶剑英利用张发奎与其他军阀的矛盾,避免了张发奎的追剿。
不久,张发奎试图解除叶挺、贺龙兵权。叶剑英及时提醒二人,使他们带兵南下,参加了南昌起义。
起义后,叶剑英又说服张发奎,让他派李济深去追击红军,自己趁机进军广州。叶剑英深谙张发奎想称王称霸的心理,巧妙利用,使张发奎放松了对红军的追击。
广州起义前,叶剑英出色地完成了取得武器、稳定人心等各项准备工作。他先利用张发奎的信任,说服张发奎增加教导团的武装。
然后又挨个做思想工作,稳定了教导团员的信心。起义胜利后,他被派往苏联学习。归国后,叶剑英培养了大批人才,创建了人民军队。他将自己在苏联学习到的知识传授给干部,使红军日益强大。
1935年,他敏锐地发现张国焘异动,及时向毛泽东汇报,使张国焘阴谋失败。毛泽东称赞他“大事不糊涂”。叶剑英一直保持高度警惕,及时发现了张国焘的分裂活动,从而避免了红军分裂的严重后果。
抗日战争期间,叶剑英长期担任参谋长。他坚持统一战线,发展党的力量。西安事变中,他协助周恩来坚持和平解决。毛泽东认为他是妙计诸葛亮,英明神武。叶剑英充分发挥政治和军事智慧,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新中国成立后,叶剑英被授予元帅军衔。他谦虚地认为自己没有立下战功,请求让衔,但被毛泽东驳回。叶剑英用智慧而非武力,屡屡化险为夷,功绩无与伦比。
他完全当得起这高度荣誉。叶剑英一生低调收敛,从不居功自傲,但他的谋略与策略,屡屡扭转乾坤,对革命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叶剑英向来低调内敛,但他的策略与谋略,屡屡改变战局,对革命胜利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他是一位不露锋芒但功至伟大的军师式元帅,对中国革命历程作出了独特而卓越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