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9月消息:“2023天津企业100强”正式出炉。榜单入围门槛实现“五连升”,达到74.9亿元,同比增长16.85%;100家企业营业收入总计31046亿元,净利润总额1455亿元,纳税总额1514亿元,同比分别上涨15.84%(为近7年最高)、23.41%、20.16%。
百强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54家,比上年增加2家,总营业收入18817亿元,占比60.61%;民营企业32家,同比上年增加4家,总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0.51%至9852亿元;外商及外商控股企业14家,较上年减少了6家。从区域分布看,滨海新区共有48家企业上榜,近乎占据半壁江山。
今年榜单中有20张“新面孔”,其中,TCL中环跻身前十。其前身为1969年组建的天津市第三半导体器件厂,现已成为硅片龙头,拥有全球最大的单晶硅产能,旗下主要产品包括光伏硅片、电池及组件、其他硅材料及光伏电站项目开发及运营。去年实现营业收入670.10亿元,净利润68.1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3.02%和69.21%。
与2022天津市企业100强相比,有27家企业位次前移,46家企业位次下降,7家企业位次保持不变。其中,巴莫科技排在第38位,上升了35个名次,是增速最快的企业。这是一家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材料研制、开发和产业化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具备年产10.6万吨正极材料的生产能力。
从营业收入来看,有85家企业超过100亿元,比上年增加12家,营业收入总额为29785亿元,占百强企业营业收入总和的95.94%。有4家企业跻身“千亿俱乐部”,比上年增加2家,营业收入总计7301亿元。
排在第四位的荣程集团,去年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035.34亿元。这家企业成立已有35年、扎根天津22年,现已形成钢铁能源、经贸服务、科技金融、文化健康四大产业,累计实现利税273亿元,社会贡献总额372亿元。公益慈善脚步已遍及全国32个省市地区,帮扶人口300万人次,累计投入近10亿元。
钢铁产业一直以来是碳排放大户。2021年初,荣程集团率先开启氢能绿色清洁化运输的探索之路,一方面加快研发氢冶金技术,另一方面积极布局氢能源重卡,搭建了两个氢能源运输示范应用场景,截至目前累计行驶里程728万公里,累计运输量755万吨。
中海油天津分公司上升1个名次,排名第三。这是我国海上最大的油气生产企业,主要负责渤海油田油气勘探、开发和生产管理业务,拥有近60个在生产油气田、近200个生产设施,承担着原油保障和环渤海地区天然气供应的重要任务。去年营收突破千亿大关,同比大涨57.7%至1432.30亿元;实现油气总产量超3450万吨,历史性跃升为全国第二大油气田。
渤海油田是我国海洋石油工业的发源地,也是国内海油产量最高、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主力油田。去年原油产量为3175万吨,继续力压中石油大庆油田,保持国内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值得一提的是,渤海油田已经连续第三年勘探发现亿吨级油田,2022年新增油气探明地质储量近3亿吨,创下历史新高。
新天钢集团以营业收入1572.56亿元位居次席,同时排在2023天津制造业企业100强榜首。其前身渤海钢铁集团,是由天津钢管集团、天津天铁冶金集团、天津钢铁集团、天津冶金集团于2010年组建而成,曾连续两年(2014、2015)入围《财富》世界500强。
不过在国内钢铁行业陷入低迷时,集团的债务危机随之爆发,负债高达1920亿元,旗下企业大部分处于半停产和亏损状态。2019年,德龙集团参与渤海钢铁企业破产重整项目,通过精细化管理、协同性整合、设备改造升级等方式,当年底就实现扭亏为盈。
重整四年以来,新天钢集团累计完成营业收入超过5300亿元,连续四年上榜天津企业100强。助力德龙集团连续两年入围《财富》世界500强,今年排在451位,较上年提升18个名次。
中石化销售公司华北分公司稳居第一,去年营业收入高达3261.17亿元,比二三名总和还要多。这是是销售大区公司之一,始建于1950年3月,负责对华北地区六省市(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西、山东)和东三省内重要储运设施实行统一管理,资源辐射范围还涵盖江苏、安徽、湖南、湖北、广东、内蒙、陕西等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