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网络产品专场特惠,流量包1分钱起,负载均衡7.3折起,最高可领299元NAT网关代金券,速来抢购

如果说心血管疾病是现代人的“夺命威胁”,那么心脏支架就是医生对付心血管疾病的“趁手利器”,尤其是出现急性心梗、不稳定型心绞痛、劳力型心绞痛的人,或存在不稳定斑块有诱发血栓高风险等情况,需优先考虑放入心脏支架。

心脏支架是现代医学重要发明,挽救了数千万人生命,从1977年初现雏形,到1986年首次应用临床,再到1994年广泛推开,技术逐渐成熟。

我国在1989年实施国内首例心脏支架介入手术,三十多年过去,现在国内年均支架手术量超过百万台。

心脏支架及其手术,有3个特点:

1、属于救命的高值耗材,它可通过介入手术植入人体,精密性、技术性、安全性要求很高,80年代末引进我国时每个高达1.4万元,属于天价。2004年前我国大部分依赖进口,每个不低于3万元。

2、属于风险和机遇并存的手术,支架可将动脉壁撑开,恢复血流,但可能诱发人体排异反应。所以心脏支架手术不断进步,从第一代金属支架,到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再到第三代生物可降解支架。

3、属于价格较高的手术,手术包括心脏支架的费用,有时患者不止用1个,还包括导丝导管、球囊、造影剂、手术费等费用,过去每台心脏支架手术超5万元是很常见的。

当时做一台心脏支架手术,可让一些家庭出现运转困难,甚至返贫。

为了降低心脏支架及手术费用,切实减轻患者负担,国家做了几个回合的工作:

1、依托我国科研力量研发,1999年我国首个国产心脏支架临床应用,2005年底第一代药物洗脱支架研制成功,这几个动作下来,把进口支架单价从4万元拉低到1.3万元。

2、2020年11月,国家通过带量采购和谈判,将心脏支架价格砍到700元/个,堪称“地板价”,成为当年医疗界的大新闻,让很多患者直接受益。

但让许多人欣喜的心脏支架低价,只持续了一两年。近期据报道,心脏支架使用量在攀升的基础上,价格又重返“万元时代”,基本是一个心脏支架单价3万元起步,达到4万元,甚至有的5万元。

为什么救命的心脏支架价格重新涨回去了?关键是心脏支架上涨,势必带动医疗手术和整体耗材价格上涨,对普通患者不是好事,真相是什么?

经过了解,把价格重新拉起来的,是患者和家属,原因有三:

1、从心脏支架看,技术更新换代。过去是金属支架,功能单一,只是起到撑开、维持的作用,现在的生物可降解支架,植入后可被人体吸收,与人体融为一体,但无论是引进还是国产的最新支架,单价都在万元以上,患者很多选择最新的心脏支架,每个不低于3万元。

2、从患者看,普遍认为便宜没好货。国家把第一代金属支架拉低到700元/个的地板价,但很多医疗代表说不好用,“反正是放在关键部位,不如对自己好一点”,这话很有鼓动性。从长远看,患者更倾向于用更好,但价格也翻了几十倍的新支架。

3、从医院看,尊重患者和亲属的选择。有的亲属一上来就提出给老人用最好最贵的支架,否则就会被认为是“不孝”。患者认为,传统心脏支架虽然更便宜,但还是更贵的用起来放心,总之贵的才是好的。

所以,心脏支架从700元/个的价格,涨到3万元以上,重回“高价位”,真正的推手是患者和亲属自己,更重视医疗产品与服务的质量效果,再加上国人有跟风的习惯,慢慢地“见怪不怪”了。

总的来说,该不该用心脏支架、用多好的心脏支架产品,选择权在患者,但一定要量力而行,而且对使用高端产品风险有清醒的认识。

从医生角度看,与其到了不得不装心脏支架的地步,不如关口前移,努力坚持健康生活习惯,避免心血管疾病困扰,才是关键。

内容分享:
注册免费领取 4核8G 云服务器,享免费数据迁移服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