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山东德州,自古以来就有九达天衢的说法,很多南来北往的人、车、船都从此经过,让德州成了一个必经之路,也让她闻名在外。
除了德州的名气,其实看看德州的坐位也挺有意思,整个市看上去是呈扇面形,市驻地在西北角,下辖的县市区都在东、东南方向,尤其是齐河、禹城同济南离得最近,跨过黄河就到济南城,比去德州城要近很多,很多群众也跑顺了腿,平时工作、购物,甚至孩子上学都往济南跑,对济南的街区熟悉的门儿清,反倒是很少进德州市区,即便是三年两载的去一趟,也得开着导航。
也就有人说了,禹城、齐河这是身在黄河北心在黄河南啊,再看看两地大街上的鲁A车牌和齐河街头的“泉城”、“济南”开头的招牌,外地人根本分不清是到了济南还是德州地儿。
除了这两个地方,还有宁津县,其实紧贴着河北地界,有时候一不小心就出省了,赶个集、走个亲戚,甚至娶个媳妇、嫁个闺女也跟河北地界的互通有无。
庆云县就更甭说了,到滨州比到德州市还近,不少庆云人平时购个物、请个客啥的都往滨州跑,尤其是一些群众看个病、把个脉啥的,
习惯性跑到滨州医学院去,而不是到德州人民医院。
其实,这些说下来也不算啥,最最尴尬的还是德州市区,跟河北紧紧挨着,开个车、骑个自行车一不小心就跑到河北去了,尤其是市区有个小区,进了小区就是河北,出了小区大门就是德州市,你说这是不是有意思了。
有位老乡说,他住在德州城的西北角,跟河北隔着一条河,赶集买东西经常去河北旧县,原先在地里干个活接个电话,话费就被扣没了,因为漫游到河北去了,附近村的口音更是差不离。
不过,也因为这个事,德州也捞到不少好处,因为周围有衡水、古城、吴桥等河北的县市区,很多人跟德州市联系比较密切,就跑到德州城买房子、做生意、工作、上学等,也给德州城的经济贡献了一些力量。
这样看来,德州真是个有意思的城市,也是因为她的四通八达,让她辖区的一些县市区群众四处流动,更让紧邻的河北一些县市区念念不忘,这也让德州有了更多机会,近几年提出的融入京津冀发展圈,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相信德州将来的路子会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