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说,昨天,新的董事长蔡崇信、CEO吴泳铭全面正式接管了阿里。那么,新的管理层的执政理念是什么呢?这不,今天上午,新任CEO吴泳铭发了一封内部邮件,简述了自己将如何改造阿里。八姐看了看,其实,这封邮件还是透露了蛮多信息的。
比如:
1,强调用户留存,这反映了阿里在面对激烈竞争时的危机心态。
2,与张勇时代相比,把AI提到了最高的战略定位上,这个力度堪比百度了。
3,强调管理团队年轻化,甚至提出了明确的目标,4年内,要让85后、90后作为主力管理者刷新业务管理团队,这也意味着进一步淘汰不合适的“老人”。
4,阿里会更开放,比如和传统意义上竞争关系的公司进行合作。
5,进一步放权,强调各业务集团独立自主。
有些童鞋要说啦,哼,这不都是阿里之前一直在说的嘛?感觉没啥新意啊。但八姐觉得吧,其实俺觉得变化还是蛮大的啊,别急,听我来慢慢说道说道。
先来说,吴泳铭的两大战略重心:用户为先、AI驱动,这与张勇时代是不同的——张勇在执掌阿里期间,提出的三大战略是坚持消费、云计算、全球化。
吴泳铭这次提出用户为先,实际上是对马云早期的价值观的一次回归。马云早年就一直强调阿里巴巴始终坚持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甚至,在2019年阿里20周年时,还把这写进了“新六脉神剑”,并列在价值观的首条。在张勇时代,阿里还奉行全面发展的战略。而这次,吴泳铭将“用户为先”列为了首要战略,表明了阿里意识到了,自己受到的来自拼多多、抖音们的猛烈冲击,再不关注用户需求,可能将满盘皆输。当然,实际上,在今年3月份马云重返淘宝之后,淘宝天猫就开启了一系列用户为先的策略,这次,吴泳铭将这个战略着重强调,也表明了这仍然是阿里目前所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
其次,“AI驱动”成为了阿里的另外一个重要战略,这也与张勇时代不同的,这也反映了阿里目前对AI的认知高度。吴泳铭称,阿里这两大重心进行业务梳理,重塑业务战略优先级,将对三类业务加大战略性投入:1、技术驱动的互联网平台业务;2、AI驱动的科技业务;3、全球化的商业网络。
八姐觉得吧,“AI驱动”具体到六大业务集团其实有点虚,重点应当还是阿里云。值得注意的是,在张勇昨日去职阿里云之后,吴泳铭也开始亲自抓阿里云了,足见其对这部分业务,特别是其中AI技术的关注。但是,阿里云在短短不到一年期间,二易领导层,同时,阿里云在当下环境中也增速放缓,吴泳铭要如何解决这一难题,还需要观望。
再来说,吴泳铭这次强调的管理团队年轻化,他在邮件中称:“同时,我们会坚决实行团队年轻化,4年内,要让85后、90后作为主力管理者刷新业务管理团队,创造让更多年轻的阿里人成为阿里的核心力量的机制和文化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他用了“坚决”这样的词语,同时,还给出了4年这样一个明确的时间点,这表现了新的阿里管理层对年轻化的决心。这一表态引发了不小的舆论关注,毕竟,这意味着35+的人似乎真的要被阿里这样的大厂淘汰了,这是不是有年龄歧视呢?
不过呢,也有阿里的童鞋说,阿里现在战斗力下降、增速放缓,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内部管理滞后,一群手握实权的中高P,不思进取,只顾自己的利益,如果新的管理层能对这些积垢下狠手,给年轻人上升的机会,不失为一件好事。
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但八姐也觉得,如果决心够的话,蔡崇信、吴泳铭这样的阿里创始人还是有魄力也有能力去改革的。
另外,吴泳铭这次强调了要给各业务更多自主权,并宣布要开放。
八姐觉得这个表态是相当重要的。吴泳铭在邮件中称:“阿里集团会继续用更灵活开放的治理机制,持续加强各业务独立自主的决策体系,支持各业务探索合适自身特点的组织模式与商业路径。同时阿里巴巴集团依然会是所有业务线的坚实后盾。”
同时,吴泳铭也强调:“想要创造行业最好的用户体验,我们必须更加开放。各业务要主动以用户为先的视角,寻求最广泛的开放与合作,包括传统意义上竞争关系的公司。与此对应,我们会在不影响战略联动效应基础上,让业务间合作更多遵从市场化原则。”
这两点其实也是在为各主要业务的发展部分松绑。比如,淘天,支付只能用支付宝,物流要用菜鸟,要为一众集团兄弟导流,自己买流量还越来越贵,甚至在微信上神马的还不能用。这是不是意味着淘天有些业务以后也可以竞标了?多方面去和传统竞争者合作,导流拉用户了?毕竟,现在抢夺用户才是最重要的嘛。
当然,摆在吴泳铭面前的难题还有,如何平衡其他业务集团的关系,大家都自负盈亏、独立发展了,那背靠着淘天、盈利和增长也困难的业务们,是不是就真的不管了?阿里集团平衡的度在哪里?
哈哈,咱今天就八到这里吧。你瞅瞅,我整天吃着白菜,还替人家CEO操心。你们也别当真,就当看一乐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