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一个睿智的灵魂
作者:毒哥&玉成
来源:毒鸡汤(ID:Du-JiTang)
01
相信每个人在生命中,都和托尼老师有过一些恩怨情仇,但毕竟都不是什么大事,一般抱怨几句就过去了。
但最近在山东郯城,发生了一件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一名女子因为不满理发店的服务,频频亮证威胁工作人员,还让税务局来查税,直接将自己送上了热搜。
事情发生在不久前,根据理发店里的监控录像显示,当天一名女子正在理发,但理到中途,剪发小哥告诉她因为她的发质太干了,某个她想要做的项目做不了。
这就是很稀松平常的一件事,理发小哥的态度也没有问题。
但女子就是不知怎么地,一下子就怒了,对着小哥疯狂输出,还好几次拿出手机,展示自己的工作证,看样子合着还是个“官”。
临走前她撂下一句话:“等着我换一身衣服来,我一定叫我们大队的人来!”
理发店的人意识到可能惹上什么人了,但是也没太放在心上,毕竟即使真是大官,也不太会为这么点事情劳师动众。
然而到了第二天,意外还真的来了,两名税务局工作人员上门,要求查税,让店主感到莫名其妙。
理发店属于个体小本经营,收入还没赶上征税点,而且才开了不到半年,也没到查税的时间,但对方就是不依不饶,甚至要求查到具体的每一笔收入。
这样一个无理的要求,仅仅因为对方有实权,店主就必须遵守,一连好几日都为准备材料而疲于奔命,生意也大受影响。最后店主越想越觉得憋屈,才将相关监控录像放到了网上。
视频一出,自然又上了热搜,神奇的是当地眼看着舆情烧了起来,却迟迟没有回应,直到好几天之后,才发了这样一个通报:
有一说一,在这么多不走心的通报之中,这一个的态度都算是敷衍的,对涉事女子没有通报全名,给的处分是记过,后续的很多事情更是只字不提。
显然,哪怕是已经上了热搜,当地也没打算认真处理这件事情,所以在太岁头上动土了的理发店,最终又会迎来怎么样的结果呢?恐怕一点都不乐观。
02
尽管通报非常敷衍,但还是有一个关键词,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农业农村局”。
这个原生态感满满的部门,很多来自城市的小伙伴,恐怕还是第一次听到,所以这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部门?女子为非作歹的底气,和这个又有没有关系呢?
一开始,我以为这是个小部门,但查完资料之后发现还真不是这样。
农业农村局,给人感觉是一个大包揽的部门,总体负责三农问题的规划,以及指导农村综合执法、制定扶贫政策等等。
也就是说,这个部门也许没有我们常听的其他部门那么高大上,但绝对是有实权的,尤其在农村地区和小县城,涉及到的利益众多,走在路上,恐怕别人都要敬三分。
另外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事情,女子是农业农村局的,实权再大,好像也和理发店没有什么关系,所以她第一天和店员的冲突,我们姑且理解为仗势欺人。
但到了第二天,税务局的人就上来查账了,从明面上来看,农业农村局和税务局没有什么关系,通报上也说的是女子通过正规途径来举报。
但结合常识就能知道,如果是一般人举报,税务局的行动会如此迅速,还在过程中处处刁难吗?要说女子和税务局的工作人员没有点什么关系,那才真的是鬼都不信。
这层关系,官方通报里肯定是不会说出来的,但我们也不难想象,像郯城这样的一个小县城,人脉关系盘根错节,很多人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关系搭多几层,有的人还真的就能横着走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后续,是通报里没有说的。在店主把视频发到网上之后,没几个小时事情就闹大了,尤其是当地人,很快就找到了涉事女子的真实身份。
到了9月6日,女子的两名同事来到了理发店,向店主“道歉”,并“请求”他把视频删掉。
这件事的玄妙之处在于,如果真的是有心道歉,为什么女子自己不上门,而要找同事,而且是两名男同事呢?
而且据店主交代,这两名同事全程都没有透露工作单位,与其说道歉,还不如说是施压。
店主也比较头铁,并没有接受这两名同事的道歉,也没有删视频。
于是在9月7日,女子亲自上门道歉,给店主鞠了个躬,并再次请求删除视频。
不过说是道歉,实际上在乎的还是自己的工作,据她自己和店主说,如果事情再闹下去,自己的工作就不保了。
店主有没有接受她的道歉,我们外人不得而知,但从中不难看出,女子在局里的职位高不了哪里去,只在对着外人的时候,以单位之名狐假虎威。
一个小小的理发矛盾,最终竟然演变成当代的官场现形记,真的不知道让人说什么好。
03
最后,让我们来聊聊这件事情,后续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女子的行为是非常典型的滥用职权、假公济私,两名同事也是帮凶。按照正常流程,她和同事乃至整个单位,怎么也应该重罚才对。
但现在官方通报已经出来了,只给女子做了记过处分,单位也只是轻飘飘的“整改”,两名同事则全身而退,在通报里没有丝毫提及。
所以当地的态度已经很明显,就是不希望闹大,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恐怕已经是他们能给到的最终处罚了。
至于工商局上门查税的工作人员,责任就更轻,他们大可以解释成“职能所在”就能交代过去了。
到了最后,受伤的依然只有理发店,虽然这一次在舆论上看上去赢了,但作为普通的升斗小民,和公权力搏斗,本来就是胜算非常小的事情。
舆论上赢了,但那又怎么样呢?
前期查税的时候,已经被折腾了一轮,现在又带着当地以及好几个实权部门上热搜,就算目前查不到什么问题,也绝对已经被惦记上了。
除非经营过程中100%不出纰漏,否则对方就有100种方法,让你经营不得安生。所以最有可能的结果,就是店主不胜其烦,最终换个名字或者换个地方再开。
除非他们能天天把剪发过程直播出来,否则当地再说多少漂亮话,恐怕也是不会有人信的。
这就是魔幻的世态,一个再稀松平常不过的日常冲突,牵涉到某些神秘力量之后,也会成为压倒普通人的导火索。
昨天的文章里,不少人不认可我的观点,担心法律被滥用也是类似原因,不过现在到处都是摄像头,网络的确给了老百姓们监督公权力的平台,制造舆论的门槛已经非常低了。
永远不要指望有任何规则,能摆平所有事情,规则永远在各方博弈中,忽左忽右,长期保持动态平衡。
作者:毒哥&玉成
来源:毒鸡汤(ID:Du-JiTang)
别怪我毒舌,生活比我的话更刻薄。负能量也是鸡汤,只不过它更真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