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丨令狐卿
据媒体报道,近日,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一些单位或部门举行“畅聊早餐会”的图片在社交平台上流传,被人质疑“搞形式主义”,引发了舆论关注。
9月5日,方城县政府工作人员回应上游新闻记者称:“这是从2022年底就开始的活动,是政府部门为企业办实事的举措之一,网上传播的说法片面,与实际情况有出入。”
与质疑的声音相比,方城县政府的回应确实太简单了,就是在态度上否定,但没提供“早餐会就是好”的证据。“2022年就开始的活动”只是提供了一个时间点,并不能证明它不是形式主义,反而给人一种印象,这个形式主义已经搞了很长时间。这就是一个扬汤止沸的回应,效果上看也不好。
根据媒体自己搜索的背景信息,方城县搞的这个“畅聊早餐会”,出发点是优化营商环境,由各个职能部门牵头对接包联企业,利用上班前半小时的时间,部门负责人与企业人员一起吃个早饭,油条包子,或者就是喝茶,边吃边聊,看看企业有什么要解决的问题,部门再跟进一下。
这些个“畅聊早餐会”留下了许多图片,有的在会议室,有的在食堂,有的是对面坐成两排,有的是围成一桌,不同的是图片中的人换来换去,不变的是背景上都挂着一条横幅,上面写着某某部门畅聊早餐会。正是这个横幅让人纳闷,网民说它是形式主义的象征,吃饭就吃饭,干嘛还打横幅了。
依照县政府人员的回应看,网友的看法确实“片面”,因为如果没有这个横幅,那畅聊早餐会就完全成了吃饭,谁也不晓得这还是方城县大力推行的工作项目。所以,这条横幅还是挺重要的,没了它早餐会什么也不是,有了它就有了工作的形式在。挂不挂横幅,确实挺让人为难的。
网友抨击早餐会是形式主义,是认为它只是花架子,如果企业有什么要解决的,职能部门按照政策做就行,根本不用把企业的人喊过来团团坐。一个电话就能解决的问题,为啥还要专门约定在上班前商议呢?方城县的畅聊早餐会,符合很多人对形式主义的认知,要反驳网民的所谓“偏见”,就不能简单地怼网友。
比如,方城县可以列举畅聊早餐会上,哪些部门帮助哪些企业,解决了哪些问题,列个一二三四,用事实和数据来反驳“形式主义”的批评,这样才能让人服气。当然,万一政府拿出了这方面的政绩,也会同样受到质疑。问题是,现在啥绩效也拿不出来,越说不是形式主义,就越像是形式主义。
如果一个政企早餐会,看起来像形式主义,执行时像形式主义,结果管理上像形式主义,那它基本上就是形式主义了。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沟通,除了公事公办的政务服务大厅,能有些轻松的互动,当然是好事。可如果非要把这些非正式渠道搞得花里胡哨,把畅聊早餐会搞成形式模板,就不能怪人家批评。
对于参加这样的畅聊早餐会,企业是真心想参加,还是不得不配合领导完成早餐会的拍照形式,外人也不清楚,方城县也没从参会企业的角度提供企业声音,来佐证早餐会的必要性与有效性。归根结底,形式主义是藏不住的,很容易辨别。方城县要自证政企早餐会不是形式主义,不仅是扯下横幅的事,最好就是赶紧做正事。
当然,是不是形式主义,网友说了也不算。当地如果真的以早餐会的形式做了实事、解决了真问题,企业也都认同,那迟早还是能得到正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