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女孩子家,像个男孩一样招摇,没有一点端庄!”1920年广州街头,一个身影骑车疾驰而过,那是穿着男式服装的雷洁琼。随后,便被父亲的朋友告了她的状。
雷洁琼的成长正处在中国社会剧烈变革时期,“五四”运动的思想影响了她,使她对国家命运和底层民众命运产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关心。
1924年,雷洁琼抱着“读书救国”的思想留学美国。但她没有像父亲希望的学习美术、医学、法律,而选择了社会学。她认为社会学可以找出治国良方,探索救国救民之路。70多年来,她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学术和实践之路。
雷洁琼为新中国教育事业贡献良多,她不仅亲自教书育人,还推动教育的法制化进程。她参与制定了多部教育大法,为检查各地执法情况,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在湖南参观韶山时,她看到毛主席补过七十多处的旧睡袍,为之感动,并题词“公者千古,私者一时”。
因为这一句题词,才被人们所熟悉,也了解到她对新中国的贡献!106岁去世,被誉为“百岁巾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