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云服务器、云数据库、COS、CDN、短信等云产品特惠热卖中

前言: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各军区都有一些有名的将军远近闻名,华北野战军就以三杨为主,不仅在我军内传播广阔,更是令国民党惧怕无比。

可若要问起三杨中谁成就更高?相信很多人都会说杨得志上将。

可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三人官职都差不多,为何杨得志上将能拉开与另外二人的差距?

这里先说一下三杨指的是:杨得志、杨成武、杨勇三位上将。

开篇就说明杨得志上将是此篇的主角,那就把杨得志上将放到最后再说,先说一下另外两名上将。

白袍杨成武

杨成武上将是土地革命时期参军的,1929年参加了红军与大家一起进行革命,1930年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年仅17岁就担任了团政委,后面提拔到了红一军团1师的政治委员。

杨成武上将的高光时期是在抗日战争中,1937年底,奉党中央的指示,聂荣臻聂帅带领3000人来到了五台山,在五台山开辟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

聂帅在如此艰辛、困难的情况下以3000兵马起家,到最后发展出了30万军队的晋察冀军区,足以证明聂帅的统兵之能。

汉末刘表单人单骑入荆州,最终手握荆襄九郡带甲将士十余万,聂帅与刘荆州的环境相比只能是更困难。

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聂帅能够在日本的眼皮底下取得如此成就,自然是有手下将领的帮助的。

如果手下无人可用,那聂帅就算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没办法从3000发展到30万。

而聂帅当时最得力的将领就是杨成武,晋察冀第一分区司令兼政委兼八路军独立第一师师长这都是杨成武的职位。

而杨成武的成名之战就是1939年11月7日发生的黄土战争,杨成武的一分区炮兵连直接炮仗了日本中将阿部规秀!

当时杨成武的首要任务是巩固和扩大第一份军区的范围,可当时八路军初来乍到,名声什么的还都不显,阿部规秀可能是也考虑到了这点,所以选择了主动送人头,帮助八路军提高名望。

黄土战役炮仗了阿部规秀彻底把八路军的名声打了出来,而杨成武本人是军政兼备,在他的主持领导下,第一份军区很好的利用这次胜利进行了大范围扩张,从1300人扩充到了7000人!

接收杂牌零散的抗日武装,打击不接受整编的中间武装,引导想要参军的民间力量,在这一带形成了坚固的抗日根据地。

杨成武的表现聂帅自然看在眼中,聂帅不仅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将领,他也具有识人之明,聂帅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麾下的这个小将本事如何。

于是在1944年的一次人事调动中,他将杨成武调至冀中军区,给了杨成武一个更加广阔的舞台来发挥自己。

杨成武果然没有辜负聂帅的信任,初至新地他没有表现出不适,整理好自己的心态之后杨成武就开始全身心的投入到抗日战争中了。

杨成武的个人能力在这里发挥的淋漓尽致,就连民主人士李公朴都称赞杨成武为“白袍小将”

抗日战争中立下赫赫威名的杨成武,自然也出现在解放战争的队列中,如果把杨成武将军的个人经历编纂一本书,那绝对是绚烂的一书。

杨成武将军参与多个著名战役,在解放战争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成为了中华民族史册上不可忽略的英雄人物。

可历史舞台从来不会是一个人的,因为这天地间没有镇压一个时代的人,杨得志、杨勇两人与杨成武齐名三杨,共同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解放战争初期我军局面非常被动,华北军事更是一度出现了全面溃败的局面,直到清风店战役我军才开始扭转局势。

这场战争的司令员就是杨得志,第一政委是罗瑞卿,第二政委才是杨成武,从这里就能看出二杨之间出现了一些差距。

只要是人就有极限,每个人和每个人的极限都不同,不可能会让一个人无限的发展的,而杨成武在军政两方都有涉猎,那就注定不能在一方面有极高的建树,所以杨成武最终被杨得志超越属于意料之内吧。

稳重如山杨勇

土地革命时期三杨的成就都大同小异,抗日战争时期同样没有分开差距,只是为三人今后的发展选择了不同的道路。

115师南北分兵之时,聂帅带走的一部分人都成为了建设型将领,这部分将领在自己的发展上都倾向于根据地的建设方向,在作战方向的发展有些缓慢,这其中就包括杨成武。

杨勇没有跟随聂帅的步伐,他随着主力部队南下,跟随在罗帅手下一路征战四方,这就让杨勇在作战方向有了很大的建树。

杨勇在抗日战争时期开辟了鲁西根据地,后来仅为距离晋冀鲁豫根据地更近,于是便合并了,从此成为了刘邓的麾下,后面一直留在二野当中。

刘邓二人培养将军并没有一套死方案,他们不会让所有将军都遵从他们的行为进行发展,更喜欢发挥各个将领的长处,让他们肆意生长。

杨勇将军个性是稳重,发觉之后便把杨勇将军努力往这方面发展,后面一场一场战争也能看出来杨勇将军绝对可信可靠、稳如泰山。

就连杨勇手下的俘虏宋希濂在见到杨勇将军之后,也由衷的赞叹杨勇将军是一位稳重勇猛的上将。

后面新中国成立,杨勇担任了北京军区的司令员,这其中的意味更是对杨勇将军稳重的认可。

杨勇上将对自己也有一个充分的认知,后面入朝作战遇见先行一步的杨得志,开口就是“老杨哥”。

老杨哥杨得志

杨得志发迹的时间比另外二人都要早,在1937年底115师分兵之后就锋芒毕露。

344旅徐海东因病出缺,杨得志成为了八路军最年轻的暂代旅长,后来左权兼任的第二纵队因为没办法到任,副司令杨得志又再次兼任。

在晋冀豫鲁四大分区当中,杨得志的战绩仅次于陈赓,这在当时可是非常耀眼的战绩。

后面解放战争时期杨得志取得了清风店、石家庄战役的辉煌胜利,成为了晋察冀军区反败为胜的重点。

杨得志在年龄上比另外二杨年龄大,二杨也都尊称杨得志一声老杨哥,其实这也是二人在心中的叹服。

虽然三人在职务上没有太大的差别,可只有非常之人才能看出三杨的差距,只是当时百业待兴,再加上人才方面也较为缺少,职位方面都能安排上,所以三杨的职务都是一样的。

总结:小编个人认为土地革命时期三杨都差不多,抗日战争时期杨成武更优秀,解放战争时期杨得志更厉害,抗美援朝杨勇更出色。

内容分享:
【腾讯云】视频通信爆款 9.9 元起, 提供电商、教育、社交娱乐等多行业多场景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最快 1 天布局火爆赛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