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算武汉三镇不解散完成股改又怎样?没有大投入以后还不是年年保级?
目前不管是从俱乐部的公告、总经理方思龙的专访以及职业经理人放出的消息,还是从武汉市相关行政部门给出的答复来看,都证实了我先前的看法,那就是武汉三镇不会解散退出,仍然会继续玩下去。
但后面要怎样玩呢?是继续保持每年3亿的投入,还是缩减投入维持生存即可呢?我的观点是精打细算,静观其变。
其实现在很多俱乐部都在饿肚子,都有生存危机,谁也不比谁好过,只是武汉三镇是那个会哭的孩子把困难直接喊出来而已。
且由于经济形势下行、消费能力紧缩以及地产足球的穷途末路,中国职业足球联赛的大形势短期只会变得越来越差。
想要稳定立足于联赛,绝大多数球队只能缩减开支,精打细算的过日子。当大牌外援逐渐流失,国内球员身价泡沫被撕破,各队之间的实力差距将不断缩小。所以就算武汉三镇股改后减小投入,也不至于沦落到年年保级。
花1.5亿就能办好的事,绝不要多花一分。富有富的活法,富有富的活法,武汉三镇的球迷根本不必太悲观,越是困难时期,越能激发俱乐部独立经营、自力更生的能力,逐渐朝着更加持续健康的方向去发展。
只有一步一个脚印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岁月的不断积累,才能真正具备造血功能和抗风险能力,才能有望实现收支平衡或者盈利。
很多人说斯坦丘离开三镇加盟沙特联赛,证明俱乐部股改并没有取得进展,将正式开启球队散伙的序幕不是一个好消息,但我认为这或许是俱乐部迎来转型重生的好机会。
第一,斯坦丘的离开必将为三镇留下一笔巨额的转会费,这对于股改完成之前的武汉三镇来说绝对是雪中送炭。
第二,斯坦丘这种级别和身价的外援,在目前的中超大形势下,虽然能帮助球队取得好成绩,但同时对于目前的俱乐部来讲也是一个很大的负担,势必会影响三镇股改的推进。
第三,中超金元时代彻底结束,小成本经营必将是所有俱乐部中期发展的大趋势。三镇想要长期稳定立足于中超,也必须顺应潮流,先谋生存再谋成绩。在这个过程中,倒逼自己去寻求一种更健康持续的发展方式。
最后三镇球迷一定要保持乐观,在俱乐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必须要有取舍,而整个间歇期所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将继续考验俱乐部危机时刻的应急运作能力。
如果能顺利过渡或快速转型,积累下来的所有经验都将成为日后发展过程中非常宝贵的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