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砰!砰!砰!”
1909年10月26日早,三声枪响在哈尔滨火车站响起,伊藤博文随之倒地。他挣扎着挤出一句话,便一命呜呼。
凶手冷眼看着这一幕,任由警卫扑过来逮捕自己。
伊藤临死前说了什么?凶手又为何要刺杀他?
安重根,朝鲜人,生于1879年,家在海州市。从他往上数三代都是官宦子弟、读书人,安重根的学问自然也不会差。即使在最动荡的年代,他也在最优质的教育下黯然长大。
从小时候起,家人就把他送去汉文私塾,让他熟读各类汉文化经典。
身为朝鲜人,安重根对中国的史学著作却是如数家珍、倒背如流,可谓满腹经纶。
安重根能文,也能武。大户人家流行打猎,安重根从小接触枪械,射击练习得炉火纯青。
金九在回忆录中写道:
“......才17岁,重根已经是百里挑一的神射手,飞禽走兽都不在话下。安进士有时斥责两位次子‘笨手笨脚的’,但对长子重根从不干涉。”
这样的人才,本能成就一番事业,现实却让他停下脚步。
从记事起,安重根就清楚:他的国家是被轻视的,他的同胞是被人踩在脚下的。
被谁踩?日本人。
1875年5月,“云扬”号等日本军舰入侵朝鲜领海,声称是为了“保护日本使臣”;
6月12日,其他日本军舰驶来,和云扬号一起开炮挑衅,朝方质问原因,只得到一个“军事演习”的答复;
8月21日,日本军舰又来挑衅,朝鲜炮台开炮示警,结果被日舰击毁。日军终于找到进攻的由头,他们从汉江河口登陆,大肆杀掠朝鲜军民。
第二年,朝鲜就被迫签下不平等条约,开始慢慢沦为日本的半殖民地。
从小看着异国军人在本国烧杀抢掠,人们是会在麻木中接受现实,还是从麻木中觉醒?安重根选择了后者。
为了祖国,也为了同胞,安重根一成年就踏上了救国之路。
起初,安重根选择的方法是团结民众。1906年3月,他自费开办了“三兴学校”,致力于唤醒朝鲜青少年的爱国情怀,为将来共同对抗侵略者做准备。
但到了第二年,安重根就意识到,他们没时间慢慢搞教育了。
1907年,日本强行废黜朝鲜皇帝李拓,并解散了朝鲜军队。
日本派出“统监”,实际掌控了这整个国家,还美其名曰“将朝鲜纳入保护范围”。这第一任统监,正是伊藤博文。
到这个地步,朝鲜彻底成了殖民地。安重根只能投笔从戎,以身报国。
他毅然告别家人,参加朝鲜人民自发组建的义兵,拿起武器和日军作战。
然而义军的力量还是太过弱小,人数差距不说,武器装备也远落后于日军。他们坚持了很久,取得的战果依旧惨不忍睹。
安重根痛定思痛,决定重新组建义军队伍。重组会议上,为了表明誓死抗争的决心,他亲手切掉了自己左手无名指的指节,然后按下掌印。
“正面对抗已不可行,我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刺杀日本大员!”
经过与会者的激烈讨论,第一个刺杀目标被定为伊藤博文。
这个人毕竟是日本的第一任首相,同时也是导致朝鲜沦陷的最大推手。
大家立刻开始打探伊藤博文的行踪。没过多久,机会就来了:伊藤博文即将前往中国哈尔滨“旅行”。
1909年10月21日,安重根坐上了开往哈尔滨的列车。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景色,他脑海中不停演练着刺杀的情景。
10月26日上午,伊藤博文乘坐的列车抵达哈尔滨,是行动的时候了。
日本首相来访,安保工作当然做得十分严密。
安重根带着手枪来到哈尔滨火车站,先是在外面的茶馆等待机会,后来看到很多摄影师和工作人员都挤在火车站内,他就也跟着混了进去。
伊藤博文微笑着下了火车,在鼓乐队的奏乐声中走向俄国财政大臣。两人握了手,正要一起离开,安重根从人群中挤出来,对伊藤博文连开三枪!
在一片尖叫和混乱中,伊藤博文倒下了。有人赶紧冲过去搀扶,有人掏枪对准安重根,而安重根只是站在原地,看着伊藤博文在那挣扎。
一个嘶哑难听的声音从伊藤喉咙里挤出来:
“八嘎!......”
伊藤博文断了气。
一句脏话,成了日本第一位首相的遗言。
从下火车到遇刺,全过程都被俄国摄影师拍了下来。他们只以为这会是平静安全的一天,谁能想到会出现这种“大场面”呢?
影像流出后,全世界都为之震动。伊藤博文可是日本政界极有分量的人物,被称为“明治宪法之父”。
日本举国哀悼的同时,朝鲜和中国人民却是一片欢欣鼓舞。
朝鲜自不必说,中国对伊藤也有着刻骨仇恨:中日甲午战争的始作俑者,就是伊藤博文。
一听说这事,梁启超立即为安重根作诗一首:
“黄沙卷地风怒号,黑龙江外雪如刀,流血五步大事毕,狂笑一声山月高。”
刺杀事件后,安重根就被关进了旅顺监狱。受审时,他没有透露同伴的情报,只说这次行动是他一人策划。
等到上了法庭,安重根平静地列举了伊藤这些年在朝鲜、中国,以及整个东亚犯下的罪行:
杀死明成皇后、逼迫朝鲜签订不平等条约、发动甲午战争......
“我处决了这个为祸东洋的奸贼,我问心无愧、光明正大!我为祖国和千万同胞尽到了义务,作为一个人民的义务!”
安重根的这一席话,令检察官们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但首相被刺杀,日本怎会善罢甘休?从1909年11月到1910年1月,安重根在各方势力周旋下接受了11次审讯,最后还是在2月14日被判死刑。
1910年3月26日,安重根穿着母亲做的韩服,毫无畏惧地踏上刑场。
若要问安重根还有什么遗愿,那应该就是落叶归根。
但当安重根的两个弟弟来到中国,准备接哥哥的遗体回国时,日本人却百般阻拦。
最后两人没办法,只能把哥哥葬在旅顺监狱的公共墓地。也许是日本人在背后捣鬼,安重根的遗体没过多久便下落不明。
后来,章太炎先生亲手为安重根写了碑文,称他为“亚洲第一义侠”。
2014年1月,在哈尔滨火车站不远处,“安重根义士纪念馆”正式开馆。安重根义士的遗体至今下落不明,我们只能为他建一座纪念馆,用以铭记。
伊藤博文一生作恶无数,落得这个下场是应该的。纪念安重根义士的不该只有中朝韩人民,日本人也该多来这座纪念馆,好好记住这个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