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毁灭人类的七种行为:
一、没有原则的政治;二、没有责任的享乐;三、没有是非的知识;四、没有人性的科学;五、没有牺牲的信仰;六、不劳而获的财富;七、没有道德的交易。
——甘地
去年 4 月,因「反道德」研究引发国际热议的贺建奎刑满释放。
5 年前,贺建奎团队对两个胚胎进行了基因编辑,使其被免疫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这一研究曾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及伦理讨论,由于实验涉及人类胚胎的基因编辑,并将两个患儿的健康安全置于高风险位置,最终贺建奎受到了法律制裁。不过,在历经 3 年有期徒刑与 300 万罚款后,贺建奎做了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
图源:财新报道
获释后,贺建奎立即在北京成立个人实验室,他的科研热情空前高涨,称将为罕见遗传病开发「国人可以负担得起的基因疗法」,并在个人媒体账号积极同步研究进度,贺建奎的新学术动向究竟是重蹈覆辙还是突破创新?新研究涉及人体试验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开发廉价的罕见病治疗手段
贺建奎个人实验室第一个项目就是杜氏肌营养不良(DMD)的基因编辑治疗药物研发。他希望能做出大众负担得起的基因编辑治疗,并在微博高调晒出宣言 ——「我要攻克 DMD」!那么,为什么偏偏是 DMD?
图源:微博
在海量疾病中,贺建奎专挑了一块几千年来未被攻克的「硬骨头」。
DMD 是一种罕见的肌肉萎缩症,多发于儿童,引发全身骨骼肌渐进性无力和萎缩,最终剥夺行动能力,许多患者因心肺功能衰竭而亡。尽管已有一些治疗方法,但仍局限于减轻症状,无法完全治愈。DMD 致病基因位于 X 染色体,因基因突变导致抗肌萎缩蛋白缺失或功能障碍。因此,基因编辑疗法有望治疗这种遗传性疾病。专业对口 —— 这是贺建奎「选中」DMD 的主要原因。
第二个原因就是,CRISPR 基因编辑疗法治疗 DMD 刚刚碰壁,跌落谷底正是适合再次起航的关键时间点。
今年,FDA 批准 CRD-TMH-001 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该 CRISPR 基因编辑疗法通过病毒传递基因变异,通过 DNA 切割或替换,改变的基因直接插入体内,有望修复突变基因,为 DMD 患者带来前所未有的治疗选择。然而,该疗法仍需经过临床试验的进一步验证。近期接受 CRISPR 基因编辑临床治疗的患者 Terry 不幸离世,引发大众对 CRISPR 前景的质疑 [1],这是贺建奎介入并重整旗鼓的好时机。
最近,贺建奎也在个人媒体账号内,po 出最新进度 —— 已完成迷你蛋白的 AAV 载体 vector 设计。
看来,贺建奎选择 DMD,不论其是否取得突破性成果,都是现阶段返回科学界比较「好走」的一条路。
图源:贺建奎小红书账号
基因治疗阿尔茨海默症(AD),疑似科研噱头?
除了攻克 DMD,贺建奎最近还在推特上发布了他的另一项研究计划,旨在修改人类胚胎基因,以预防阿尔茨海默症。
贺建奎公布的研究计划涉及 AD 相关的 β 淀粉样蛋白。他计划利用 CRISPR-Cas9 基因编辑技术向小鼠胚胎的 APP 基因导入 A673T 突变,以验证其减少 β 淀粉样蛋白形成的效果,以预防 AD。如果取得进展,他将进一步研究将 APP A673T 突变引入人类三核合子。人类三核合子是一种带有 3 个原核的受精卵细胞,类似正常胚胎但会停止发育。
图源:贺建奎推特
这一目的基因被发现于 2012 年,冰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Nature」期刊上发表的研究论文。研究人员发现编码突变(A673T)这种基因可以预防 AD 和没有 AD 的老年人的认知能力下降。
图源:Nature
人类三核合子相关研究可能「擦边」人体试验。因此他在推特中强调此计划会经过政府批准和伦理审查。目前,他正在征求学界的反馈,尚未确定具体的研究时间表,但承诺所有实验结果将会公开发布在推特上。
不过,这一计划的「科学性」引发了一些专家的质疑「现有研究表明,AD 与遗传(基因)之间的关系非常不明确。AD 的成因到现在也没有准确答案,而用编辑基因的办法来解决 AD,效果有待商榷 ……」。
究竟是真研究,还是假噱头?相信不久后真相便会浮出水面。
未被除名,依旧活跃在各大学术会议
除了以上研究,他似乎未被科学界交流会「除名」,依旧受邀参与各大国际会议。
今年 2 月 11 日,贺建奎出现在「生物技术治理共同体研讨会 —— 回望未来:CRISPR 与社会价值」学术会议线下会场,声称自己的 DMD 项目将募集 5000 万慈善捐款,并有伦理委员会的详细指导。
同时根据贺建奎社交媒体动向,我们也发现他曾收到牛津大学邀请参与基因编辑会议,但由于种种原因行程临时取消。此外他也收到了 8 月南非 TAFFD 学术会议的邀请。
曾经踩到科学界的底线,被无数科学家谴责的他,似乎还没有被科学界完全除名。
科研道德红线是否模糊?
其实在贺建奎事件以前,相关法律确实有漏洞,没人想到,会有科学家钻到道德底线下,进行人体研究。不过在「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后,我国在 2021 年通过刑法修正案,规定:「将基因编辑、克隆的人类胚胎植入人体或者动物体内,或者将基因编辑、克隆的动物胚胎植入人体内,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2]。」
对于贺建奎的新项目计划,确保符合伦理准则和法律标准至关重要。贺建奎经历了风波,现在是否会洗心革面,尊重科研道德,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希望专业机构和相关监管部门,可以做好完善的监督和评估。只有这样,基因编辑技术才能发挥其在治疗无法治愈疾病方面的潜力,成为「利刃」而非「凶器」,为人类带来福祉。
你认为经历了这一切的贺建奎,真的会洗心革面,尊重科研道德吗?
引用来源:
[1] Death in US gene therapy study sparks search for answers, apnews.
[2] 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维基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