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风清,秋风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神雕侠侣的故事是在郭襄那哀怨的眼神中结束的,她无法与心爱的大哥哥在一起,自然是意难平,不过意难平的又何止是郭襄,作为在上帝视角读故事的我们也一样意难平,不过对于笔者而言,倒不是因为郭襄的事难过,而是因为小龙女对尹志平的态度。
当年小龙女追杀尹志平时,为何还要梳妆打扮一番?金庸写这段剧情,到底有何深意?
一、龙女受辱
不可否认,作为资深武侠迷,其实在你翻开一本武侠故事之前,你就大概能猜到其中会有哪些剧情,诸如“主角习得神功”“击败大反派”“抱得美人归”的桥段都是必不可少的,区别只在于不同的故事中,角色名称与武功名称不同而已,但金庸的故事能在武侠江湖中脱颖而出,正是因为他敢写他人之不敢写的桥段。
(小龙女、尹志平剧照)
比如小龙女受辱的剧情就给了读者极大的精神冲击,是的,初读此段时,笔者一度认为自己买的是盗版书,或者是看了什么奇怪的同人作品,“女主角受辱”,这着实骇人听闻,但它实实在在地在《神雕侠侣》中发生了。
尽管金庸没将那段情节露骨地写出来,但仅仅只是一笔带过,也足以让人心碎,不是因为小龙女失了清白,而是因为她在被人欺辱的过程中居然有主动迎合的想法。
至少书中是这么写的:“她心中一荡,惊惧渐去,情欲暗生,心想原来杨过这孩子却来戏我。只觉他双手越来越不规矩,缓缓替自己宽衣解带,小龙女无法动弹,只得任其所为,不由得又惊喜,又害羞,但觉杨过对己亲怜密爱,只盼二人化身为一,不禁神魂飘荡,身心俱醉。”
当然,金庸也说了,之所以小龙女的态度会从“惊恐”到“接受”,是因为她误以为对她行不轨之事的人是杨过。
可正因为如此,事后得知真相的小龙女才更应该歇斯底里的要找尹志平报仇才是,可你看她又是如何对待那可恶的道人的?
二、千里追凶
后来小龙女是在尹志平与赵志敬争吵的过程中得知了那晚的真相,值得一提的是当世郭芙也在她身边,郭芙那家伙却没半点同理心,不仅没安慰小龙女,反倒只问了一句“是否属实”,之后便露出鄙视的眼神,对于小龙女而言,这无疑是二次打击。
所以小龙女一定是恨透了那夺走了她清白的道人的,可即便是尹志平将自己的佩剑递给小龙女,主动求死,小龙女也始终下不了手。
(尹志平、小龙女剧照)
当然,此时小龙女的迟疑是很好解释的,一来她刚听到这消息,一时间还未确定消息是否属实,二来即便此事是真的,他也需要一些时间去消化,此时她脑海中的情绪并非是愤怒,更多的应该是茫然,这是人之常情。
可小龙女冷静下来之后,也做出了“千里追凶”之举,但在那追凶的过程中,她又做出了让人不解的行为。
你且看这段描述,就让人感到疑惑:“(尹赵二人)又跑一阵,两人又饥又渴,见前面有一条小溪,不禁都横了心:‘就算给她擒住,那也无法。’扑到溪边,张口狂饮溪水。小龙女缓缓走到溪水上游,也掬上几口清水喝了。临流映照,清澈如晶的水中映出一个白衣少女,云鬓花颜,真似凌波仙子一般。小龙女心中只觉空荡荡地,伤心到了极处,反而漠然,顺手在溪边摘了一朵小花插在鬓边,望着水中倒影,痴痴出神。”
(小龙女剧照)
尹志平与赵志敬一直提防着小龙女,认为稍有不慎,她就可能对他们痛下杀手,而当他们停下饮水时,小龙女居然也停下了,居然还梳妆打扮起来,给头上插了一朵花,这是什么操作?
金庸提到此时小龙女内心一片空白,但她身体所行之事却是发自内心,如此看来,她这举动就值得玩味了。
再加上后来的重阳宫大战中,尹志平替小龙女挡下金轮法王的杀招之后,小龙女几乎已经算是原谅尹志平了,哪怕是尹克西要帮她的忙,她也始终只说要杀赵志敬,而从未对尹志平下手。
(小龙女、杨过剧照)
甚至当杨过赶来救她时,她还说了这么一段话:“过儿,我那日给欧阳锋点中穴道,动弹不得,清白为此人玷污,纵然伤愈,也不能跟你成婚了。但他……但他舍命救我,你也别再难为他。总之,是我命苦。”
言下之意,哪怕尹志平当时没死,她也不愿意让杨过对尹志平痛下杀手。
所以她对尹志平到底是怎样的感情?
或许这件事也能从她对杨过的感情来分析,不妨先看看她对杨过是怎样的感情。
三、谷底童衫
小龙女对杨过自然是爱情了,毕竟这是原著明面上呈现的剧情,二人最终结为了夫妻,一同退隐江湖,成了世人艳羡的侠侣。
但金庸的故事从来都不只是浮于表面而已,细品原著,你就会发现龙杨二人的爱情,并不纯粹,甚至可以确定的说,小龙女对杨过就是亲情,比如绝情谷底的童衫就能作证。
当杨过跳下绝情谷后,他在那茅草屋里就见到了一件童衫:“室左立着一个粗糙木橱,拉开橱门,见橱中放着几件树皮结成的儿童衣衫,正是从前在古墓时小龙女为自己所缝制的模样。”
(杨过、小龙女剧照)
这说明什么?很简单,在小龙女心中,杨过始终是当年那个在古墓中随他修行的孩子而已,若她将杨过视为爱人,又如何要编织一件杨过孩童时期穿的衣衫,难道不应该是编一件成年男子穿的衣衫吗?
如此再回过头来看当年小龙女追杀尹志平时的迷惑表现,也就不难理解了,且不说她对尹志平有爱意,至少那份感情一定是十分复杂的,毕竟那是她生命中的第一个男人,但金庸无法将这种情感明说,同时读者也未必能接受,但这就是人性,小龙女的一举一动,都符合人性,只能说金庸是将人性琢磨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