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日,坐拥1200万粉丝的网红“秀才”被封号,相关话题阅读量9亿。
冤吗?我觉得一点不冤。
稍微调研一下就能发现,“秀才”团队的舆情风控能力和危机处置能力几乎为零。
一,直播间缺乏严格管理,没有风控的意识和能力。
直播间留言都成这样了,坐实了“低俗”、“违背社会公序良俗”。
真的一定是“秀才”的粉丝在留言吗?个人认为,中国老太太用如此直白的方式表达情感的,比例好像不应该这么高。不排除,有竞争对手在组织“黑公关”。
当初李佳琦在直播间因什么事儿差点死的,往事就在眼前。
在直播间长期、大量充斥这些不堪入目内容的情况下,向平台向网信办不断扎针举报,不信弄不死你。
二,团队在品牌公关传播方面不专业,在做传播时没有舆情风险意识和风控把握能力。这可能因为“秀才”是突然爆红的主播,团队还不成熟所致。
“中老年妇女收割机”“退休金收割机”,这些绝不是好词儿。被成年儿女们“警觉”,防你恨你一定像对待有的老爹找进屋的年轻小保姆一样。
你应该做的,是用一系列的品牌传播动作,消解掉这些给公众留下的不良品牌标签,而不是相反——
爆红的“秀才”为了扩大影响力,在小杨哥直播间与小杨哥一家人拍了个短视频,秀才招牌动作出场,小杨哥母亲看着秀才一直笑,小杨哥父亲“气得锤沙发”,这些操作虽然让“秀才”顿涨100万粉丝,但更大大加深了“秀才”在粉丝心目中“中老年妇女收割机”的品牌标签认知。
三,营收模式应合规,规避法律风险。
网上流传,北京一大妈公开举报“秀才”称一个月内被骗51万;还有网友批“秀才”在直播间诱导老人刷礼物。
因为老年人的财产处置问题,多少成年子女和爹妈闹翻,把好看的小保姆打出家门,好么,现在网上又来了一个。
我在新闻媒体做315报道近十年,一个深刻的感受就是:很多企业最后爆出来的舆情大雷,都是和核心业务模式不合规、有法律或道德层面的瑕疵有关。
这件事,值得所有的头部网红和各家平台思考、重视。
现在的网红,如同娱乐圈的演员。一夜之间红了,有钱了,但很多方面因为发展太快了,都没跟上,比如舆情风控、危机处置等方面。
于是瞬间高楼起,瞬间又楼塌了。
如果这种现象一直不得到深刻的思考和重视,网红庞大的经济收益以及平台的巨大收益,都只会是过眼云烟。
本周日晚上8点,宝际公关兼宝际法律咨询公司总经理付中,将通过视频号直播形式,和大家进一步交流这一话题。欢迎报名,一起交流!(限企业市场品牌公关人员、政务法务人员)
作者:付中
原检察官,在法制晚报工作十余年,历任法制新闻部、315新闻部主编等职务,现为宝际公关总经理兼宝际法律咨询公司总经理,专注法律公关。
微信号 |xiaoxiaojiayou66666
法律篇
职场篇
沙龙活动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