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Lighthouse助力跨境电商业务扬帆出海

大家好,我曾是考研大军中的一员,虽然我失败了,但我仍心向往之。考研、读研在我的心中依然是美好的生活。离公考还有40来天的时间,我也没打算考上,不如先试一试吧,考不上也算有了一次经验(我当时就是这样想的)。不怕大家笑话,之前我是一门心思扑在了考研上,别的路子完全没想过,所以,公考完全是赶鸭子上架,很仓促,结果成与不成我都接受的,也许正是这样的心态让我的复习没有经历太多的波折,书就这样一直看了下来。

一个科学有效的备考方案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制定详细复习计划,统筹安排复习进度,有效提高应试能力,是每位考生考前90天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

备考时间安排

从9月1日至国考考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基础备考阶段,自2019年9月1日至2019年9月20日,共计20天;

第二阶段:高分突破阶段,自2019年9月21日至2019年10月17日,共计25天;

第三阶段:冲刺突破阶段,自2019年10月18日至2019年11月12日,共计25天;

第四阶段:模拟实战阶段,自2019年11月13日至2019年11月23日,共计10天;

每天要保证有不低于3个小时的有效复习时间。

一、全面学习行测各模块 弄清优劣

行测共包含5个模块,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其中,常识判断和言语理解与表达偏文,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偏理。很多考生在接触这些模块之前就已经显示出了自己的优劣,或者擅长某些模块,或者某些模块很差。具体擅长到什么程度,又差到什么程度,这个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经历过全面的基础学习,不仅能够学习各个模块的解题技巧,还能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模块优劣。

二、模块专项突破 优势更优 劣势弥补

在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模块优劣的基础上,进行模块专项突破学习。这个专项突破有两层意思,其一是将各个模块的小分支都分解出来仔细学习,确保学会各个模块的解题技巧。其二是要有针对性的模块学习,让优势模块更优,同时努力攻破劣势模块,缩小差距。

三、全科强化提高 要正确率 更要速度

经过专项突破学习之后,就要进行全科强化提高了。因为最终的考试注定是要所有模块都放在一起进行,分散学习之后还必须有一个综合的过程。全科强化提高就是这个综合的过程。这个过程要把所有的模块放在一起进行卡时练习,追求正确率,更追求速度。

四、全面复习冲刺 整体梳理体系框架

俗语说的好,“临阵磨枪,不利也光”。任何知识的学习都会有遗忘的过程,考前进行全面的复习是十分必要的。这个复习要整体梳理知识体系和框架,尽可能做到举一反三,能够拓展开来。另外,还需要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出错的题目进行认真复习,确保不能在类似的问题上再次出错。

五、全真模拟考试 科学分配作答时间

在距离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最后一周的日子里,最好能够进行几场全真模拟考试,一方面能够保持做题的感觉,不至于到了考场上手生。另一方面,这几次全真模拟考试还有一个任务,就是不断调整各模块作答时间,确保最后能够科学分配作答时间。

下面分享下个人答题时间分配以及作答顺序以供参考:

常识判断(5min)

个人觉得常识这部分靠的是过往二十年学习生活的积累沉淀,短时间内较难提升。考试内容包罗万象,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有,因此学习性价比不高。我在备考期间几乎没有在常识模块花时间,基本是在刷套题过程中错哪记哪,对错看缘分。(正确率35%~60%)

数量关系(15min)

由于数量关系题目比较耗时,容易因为一道题被卡住而影响心情以及后面做题节奏,故置于最后,但不建议大家选择战略性放弃。行测各模块中,除去常识短时间难以有明显进步外的其余模块,花时间训练都是能够获得提升的。数量关系模块首先得掌握各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及技巧,对常见题型解题方法、技巧、相关公式深谙于心。需要我笔记的吧友关注咱们公务员考试吧然后私信我公考笔记,就可以下载了。如果能对大家有些许的帮助,则我心甚慰。(对了,不是这里私信,是微信公众号哦,别弄错了)!由于这个模块被置于最后,经常会被挤压得没有预期时间,故需有所取舍,选择较为熟练的题型来做。

言语理解(35min)

言语理解在了解知识点方法的基础上多做题目,培养语感。有时言语模块的某些题目会出现各个机构所给答案不一样的情况,这个时候无需太过纠结,相信自己的感觉,选择能够使你信服的答案,继续刷题刷题刷题。最后一个小贴士,言语这一模块,请相信你的第一感觉,相信你的语感,屡改屡错。(正确率>80%)

判断推理(35min)

图形推理,点线面角素,平时多刷题,保持图形敏感度。其他逻辑判断定义判断等理清考点规律,提高答题速度。(正确率>75%)

资料分析(30min)

资料分析很重要!得分高并且相对而言较为简单,不需要基础不需要积累,是熟能生巧型的,是性价比最高的题目,只要你不是每次都20道全中就还有提升空间!比常识的大海捞针,数量关系的耗时费力,言语理解的模棱两可,判断推理的一脸懵逼不知道简单到哪里去了!如果觉得难一定是方法没扎实掌握or刷题量不够。为保持做题敏感度,资料分析模块每天至少刷一套以上,不能间断。要练到速度与正确率兼顾,争取全对,最多错2个。(正确率>90%)

现在坐在办公室,回想当初一时的兴起,可以说公考路上,我只是一尘埃,大话轮不到我说,我也没有大话可说。以上这些经验仅仅是个人的一些管窥之见,加油吧,各位吧友,在此敬祝各位吧友取得好的成绩!

【腾讯云】云服务器、云数据库、COS、CDN、短信等热卖云产品特惠抢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