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为真实案件纪实,旨在:破解犯罪心理,捍卫正义人间!探查人性阴暗,杜绝犯罪发生!温馨提示:本文为付费内容,前三分之一免费阅读
“赵作海,你涉嫌故意杀人,跟我们走!”
1999年5月9日,家住河南某村的赵作海准备出门干活,警方突然涌进他家,不由分说铐住他,将他带往看守所,初步审讯。
时年47岁的赵作海大字不识一个,从未见过如此大的阵仗,他吓呆了,直到坐上审讯椅还没反应过来:“我杀谁?”
“赵振裳!你不会不认识他吧?还装什么呢!”
听到“赵振裳”的名字,赵作海脑袋“轰”地一下,心知不好了。
赵振裳和他一个村,两人打小一块玩,前后院住,关系亲近,但1997年10月30日后,赵振裳便离奇地从村子里消失,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赵振裳的侄儿阿亮一直怀疑他被杀害抛弃,所以消失得那么彻底。
为这,叔叔失踪4个月后,阿亮去报案。线索太有限,警方没能查出赵振裳的下落,只从阿亮以及其他村民口中,获知了赵振裳可能被赵作海报复的可能。
之所以说“可能”,是因为大伙仅仅怀疑罢了,谁也没确切证据。说起赵作海与赵振裳的恩怨,还要追溯到80年代,那会儿赵作海、赵振裳跑北方打工,3年下来,每人应得一两千元工资,赵作海拿到钱,赵振裳却没见着分文。
他找老板问,老板称全给了赵作海;再去找赵作海,赵作海一脸讶异,表示他只拿到了自己那份。如此往复循环,赵振裳不知道谁说的是真,谁说的假,最终认定赵作海欠钱,双方就这样反目,从好朋友变成互相看不顺眼的仇人。
赵作海带着钱回村娶妻,生下4个孩子,看得常年单身的赵振裳更不是滋味。1997年10月30日晚,听说赵作海疑似与村妇阿花“好”,赵振裳不知怎么来了脾气,冲到阿花家,掏出带的菜刀,冲他脑袋来了一刀。
看着赵作海倒下,听着阿花尖叫,赵振裳撒腿便跑。侄儿阿亮得知这些情况时,赵振裳已然消失了,他不清楚叔叔的死活,凭直觉判断,赵作海可能为报复赵振裳去做点什么。赵作海脑袋包着伤,对阿亮的怀疑嗤之以鼻,他表示自己压根没来得及报仇,赵振裳就害怕跑了。
各执一词,村民们也不能判断谁的话真,谁的话假,尤其是阿花究竟与赵作海有无情人关系都缺乏证据的情况下,真相全靠猜。可意想不到的事情接连发生,1999年5月,赵振裳失踪一年半后,村里的井突然挖出具缺了头的男尸。
警方接报迅速调查,根据尸检死亡时间,怀疑死者就是1997年莫名不见的赵振裳,家属辨认也觉得是他;一时间,嫌疑聚焦到与赵振裳有仇怨的赵作海身上,赵作海就这么被抓走,接受审讯,其妻子与“疑似情人”阿花同样被讯问。
赵作海高呼冤枉,称他没有杀赵振裳,然而,事情的发展不由他控制,他被铐在板凳上,被迫喝下奇怪的让人昏迷的水,昏昏沉沉时头上会响起鞭炮声,头被砸得晕眩,咬着牙挺了六天后,赵作海扛不住了,唯恐还没获得清白先一步死掉,他认下这桩杀人大罪,被判死缓。
投入监狱后,赵作海与妻子被迫分离,也无法照顾4个年幼的孩子。这4个孩子突然失去了父亲,也不知道将来由谁来抚养。由于赵作海被定为“杀人犯”,这4个小孩也沾上了“杀人犯子女”的恶名,在村里备受歧视。赵作海深感伤心和内疚,他不停地想念妻子和孩子,担心他们将要面临怎样困难的生活。
赵作海越想越觉得前途黯淡和绝望。监狱高高的围墙让他感到终日被囚困,失去了自由。尽管姐姐、妹妹还有叔叔都坚信他不是杀人凶手,但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也无力为他洗脱冤屈。
于是,赵作海只能闷着头,努力劳动,填充每一天单调乏味的监狱生活,不再想任何洗清冤屈出狱的事。也许自己好好干活,过个十几年还是能重获自由吧。
监狱外,赵作海妻儿的生活也乱成一锅粥。赵作海的妻子独自一人无法抚养4个孩子,生活艰难。为了活下去,她不得不带着两个最小的孩子改嫁到邻村,靠新丈夫维持生计,勉强糊口。
两个儿子因为年龄稍大,被留在了原村,主要依靠村里人的多方照顾度日。两个孩子失去双亲关爱,只能互相依靠,生活非常艰辛。
4个孩子中,最大的也只念完了小学就不得不辍学,去打短工养活自己。由于生活所迫,孩子们的教育程度都非常低下。赵作海一家曾经幸福美满的生活彻底瓦解,孩子们的前程也被毁掉。
孩子们不仅生活困苦,还要忍受“被判杀人犯孩子”的耻辱。邻里都避之唯恐不及,孩子们失去正常的人际关系,心理产生了深重的创伤。赵作海一家的悲惨命运令人唏嘘痛心。这个过去幸福美满的家庭,现在却在痛苦和绝望中挣扎求生,昔日的温馨一去不返了。
每每想到一个家散掉了,赵作海便痛苦难言,他强迫自己少思考,做好了关到70多岁的准备。然而在他被关11年后,事情竟又有了突变,2010年4月的一天,赵家妹妹小兰如常去买菜打算烧饭,走到村头大树下,见人群越聚越多,仿佛发生什么天大的事。
她顿时奇怪,拍拍前面人的肩膀问:“出了啥事?”
那人回过头看着她,仿佛见着什么极可怕的东西一般脸色发白,嘴唇颤抖,说话都不利索:“不好,有鬼......到咱们村来转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