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常买菜的市民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
在农贸市场挑选的时候
看着菜色泽鲜明、肉类红润
可回家后却发现并不那么“养眼”了
这是因为买菜的档口上
悬挂了特殊光源的照明灯
俗称“生鲜灯”
根据新规
12月1号开始禁用“生鲜灯”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了《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2023年12月1日起生效),其中第七条第二款明确销售生鲜食用农产品,不得使用对食用农产品的真实色泽等感官性状造成明显改变的照明等设施误导消费者对商品的感官认知。
随着日期临近
农贸市场有什么反应呢
记者前去探访
今天上午,记者走访了市区几家农贸市场, 发现大部分卖猪、羊、牛肉的摊位上装着“生鲜灯”。在“生鲜灯”照射下,肉案上的鲜肉看起来格外鲜艳红润。
市民 陆先生:买得时候看着好看,但是你真的回去以后呢,要洗的时候发现颜色不一样了。
市民 张女士:就像人家买衣服的时候,灯光照了(衣服)颜色很亮很鲜艳很好看,像肉也是的,买回家完全是两个概念。
“生鲜灯”为什么能
让生鲜食品看起来更加新鲜呢?
相关人士介绍
这与照明灯具的显色性和颜色有关
肉类在偏红色的光源下显得更为红润
蔬菜在偏绿色的光源下
则显得更为翠绿
记者了解到
我市市场监管部门已经通知
全市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大型超市等单位
要求各经营主体尽快行动
按时将“生鲜灯”改成普通照明灯具
经营户 周久华:按照规定执行,我们准备还用那个白炽灯,就是自然光的那个。
市场监管部门敦促并提醒经营者
如果12月1日后,仍然使用“生鲜灯”
对食用农产品的真实色泽等感官性状
造成明显改变而误导消费者的
有可能面临警告
或5000元至30000元不等的处罚
另外
消费者如发现市场内
存在“生鲜灯”等相关违法违规行为
也可以拨打12315进行投诉举报
来源:城市日历、南通市场监管
记者:杨天保、任真
本信息图文及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