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Lighthouse助力跨境电商业务扬帆出海

日本有年年发布军事白皮书的传统,近十年来的白皮书的口气看着还挺硬,实际上心态已经软了。

日本和美国的军事报告,大体上是从“应对海上威胁”,变成了“美日双方共同应对威胁”,然后升级到“美日韩澳印在内的多方共同应对区域威胁”。

说人话:

你等着,我要弄死你;

你等着,我找我大哥弄死你;

你等着,我找我大哥,二哥,三叔,四舅,五姨妈,六侄子联合起来弄死你。你怕不怕?

就是在军事上,日本2023年真是事故频发。

首先是师团长坐直升机掉了,然后是士兵训练时灭了两个士官,有个护卫舰又出事故,这个还真没太引发注意。

与之相应的是,日本海周边360度都成了海军演练场。

和我印象差不多,最早的辽宁号编队是在2016年左右绕行日本宫古海峡

宫古,巴士海峡几乎成了日本新闻军事体裁的固定流量包了。

而2016年正是南海紧张时,还能分出一部分主力跑到日本附近。

这种大规模海军船舶过宫古海峡,从来就没停过。

这是海上的,空中的更多了。

从早期的歼十,到歼十一,十六,预警机,轰六,一直到最近无侦,双尾蝎像蚊子蝗虫一样飞到日本附近。

相比有人驾驶的战斗机轰炸机,其实无人机的影响大得多,道理不难解释:飞行员的数目是有极限的,理论上无人机的数量是没极限的(无人机事实上也需要对应飞行员操作,但没有飞行员损伤导致有飞机无飞行的尴尬)。

理论上,战时可以爆出几千架彩虹翼龙,而且都是高空攻击,拿导弹一换一,估计24小时财政就全崩了。

财政之外的因素,还包括日本自卫队已经严重员额不足,日本老龄化之下一方面年轻人进军队的可能性逐渐减少 ,另一方面所谓的扩军加税,国民也无力承担了。

国内所谓的挑衅,基本是基于日本的外交表态,美国的国防报告之类虚的东西。

如果细看几项数据:日本飞行员的数量(不论军用还是民航),造船业规模,电力供应(军方也是耗电大户),日本都是在雪崩状态,已经不可能出现二战时,小学生省出胶鞋的材料给军方造轮胎的场景了。

唐朝以后日本做了中原王朝1200年的遣唐使,目测00后们在2030-2035这个时间段开始,能够目睹日本再做1200年遣唐使。

内容分享:
【腾讯云】推广者专属福利,新客户无门槛领取总价值高达2860元代金券,每种代金券限量500张,先到先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