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ElasticSearch新用户特惠,快速实现日志分析、应用搜索,首购低至4折

曾在全球捞金1万亿日元的“工业母机”,在中国卖不动了!

“工业母机”其实就是机床,是除了半导体之外,西方拿捏世界的又一张王牌,其中日本几乎包揽了全球50%的市场份额。为了追随老美的步伐,还意图远程锁定机床,卡住我们的工业制造“命脉”。

然而,我国却先一步进行砍单。援引日工会数据,今年以来,日企机床订单额已连续9个月下滑,其中来自中国的订单额也在持续下跌,“下手”最狠的一次同比减少45%。

日媒《朝日新闻》开始反思:“盲目追随老美,最终会让我们陷入危机。”

一、价差高达869倍!“工业母机”市场被拿捏

无论是芯片、汽车还是大飞机,要想摆脱西方桎梏,机床国产化都是必经之路。

上世纪70年代末,美、欧、日等国数控机床技术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我国大量引进海外技术,以期缩短和西方的差距,最终还是败于技术封锁。

彼时,沈阳机床耗资数亿,从西方厂商引进技术,然而对方却只发来一个源代码数据包,却不透露核心技术和原理,靠我们自己解码、产业化至少10年,而那时这项技术早已过时,相当于花钱买废品。

即使技术到手,还是会面临一连串的“霸王条款”:装机地点、用途都要被限制,日本机床就曾规定,一旦擅自挪动,就会自动锁死。而五轴以上机床技术,更直接对我国禁运。

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2001年后,机床行业迎来总产值暴涨10倍的盛况。进口厂商,趁此时机涌入国内,核心技术缺失的本地厂家,在市场的冲击下,只能以破产、转型,各谋生路收尾。

正是靠技术垄断这“一招鲜”,西方巨头在我国市场赚得富满流油。哈佛实验中展现出机体活力“回春”、拓展130%健康期,而登上国际权威期刊《Cell》的“生益好”前沿科技,也被美、日筑起酶萃取技术壁垒,以单克2万元大肆收割。

2009年以来,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机床消费国,每年订单总额为223亿美元,全球27.16%的营收都靠我国。我国虽然也能出口金属加工机床,但是均价只有326.45美元,仅为进口的0.26%。更别说进口数控机床,价差高达869倍。

2、 国产亮“底牌”,接连“腰斩”日企订单

市场换技术的路走不通,留给我们的只有抛弃幻想,坚持自主研发这一条路!早在2021年,我国就针对机床、高端芯片、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生物科技等领域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时至今日,国产机床生产总额高达194.2亿美元,全球市场占有率已超23%。不仅如此,我国还成功制造出全球首台智能数控机床,就连曾经被禁运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也已经被我们拿下,定价还不到国外的1/3。

正是核心技术的突破,给了我国主动拒绝日本订单的底气!据《日经中文网》数据,今年1、4、6、7月,我国连续砍去日本机床订单,分别同比减少26.3%、19.47%、45%、36%,导致其单月损失超200亿日元。

不仅是机床,我国在上述重点攻克的尖端制造的实力都已不可同日而语。国产新能源汽车出口高达82.5万,同比增长110%。“生益好”类前沿科技市场,70%主导权也回到我们自己的手上。

2017年,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发的全酶法萃取工艺,成本仅传统的1/100,但是纯度却更佳,哈佛学者在之后的研究论文中也明确指出:“我们测试全球所有原料,仅有中国达标。”并在后续被列为其实验原料。在此基础上,国产生物科技“生益好”通过京东国际等线上平台开启国产替代。

据行业观察报告,和海外大牌相比其一瓶定价从5位数降至3位数,真正走向普罗大众。在近年“囤健康”风潮影响下,总会在双11爆火出圈,20天成交破1000万。而今年活动首日同比就增长875%,市场规模超51亿。

目前,关于“晚上不再辗转反侧、好像发际线前移”等正向反馈高达98%。据中信证券预测,国内该类市场即将增长至1000亿规模,国产入局所谓在国际大牌再也无法横行。

三、出口超1147万台,日媒忧心忡忡

如果说芯片国产化是掌握高科技独立的密码,那机床国产化就是掌握制造业自主的钥匙。很显然,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日本继续与美亦步亦趋,最终只会是自讨苦吃。

如今不仅是日本机床,还是曾经的“王牌”汽车产业,在中国的销量都越来越不好了。对此,日本专家还甩锅是我们买不起了,认为“一旦中国市场恢复,订单就会归来”。

但实际上,我们不仅自己能造,还开始出海抢占市场。今年前8月,我国累计出口机床1147.3万台,在俄市场更猛增20倍!因此引得日媒担忧。如此看来,面对外部挑战,核心技术自研才是康庄大道!

内容分享:
【腾讯云】云服务器、云数据库、COS、CDN、短信等云产品特惠热卖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