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免费领取 4核8G 云服务器,享免费数据迁移服务

在广东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除了清北,中山、华工横着走”。

这句话,暗示着两所学校在广东的影响力。

但从近几年的录取分数来看,中山大学居然不如北师大珠海校区,这是什么原因?

那么,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和中山大学,该如何选择?

一种观点认为“

不要因为最低录取分数线的表象而产生错误的认知。

珠海校区招生人数本来不多,加上没有特别拉胯的专业兜底,所以显得最低录取分数线很高。

我个人认为,珠海校区在几年内还不会有比较大的突破,等到理工楼建好后才能见分晓。

理工楼几乎决定了今后珠海校区的发展,毕竟珠海校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承担起高校创新的责任,吸引高学历人才就成了重中之重的任务。

听说理工楼建成后会建立一个超算实验室,这显然是给科研项目提供足够的硬件支撑。

就目前来说,我不敢打包票珠海校区未来发展一定会有多好,等到理工楼建成并经历五六年时间才能见分晓。

如果想要我的个人建议,我依旧坚持如果师范生就直接选择,其他专业的话看就还是看自己的个人想法。

北师大珠区专业设置数量少,而且专业质量都比较“精”,有传统意义上很强的学科,像汉语言文学、历史、心理、数学、地理;

也有新兴学科,如大数据、人工智能,学校的上限和下限都非常得高,因此2021年的文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都超过华工真的不意外,毕竟华工还是有很多天坑专业拉它的后腿。

但是如果仅仅以最低录取分数线作为评判学校的参考标准,其实是十分不严谨且具有误导性的。

如果想选择偏文科方向,尤其是对汉语言文学感兴趣的同学,个人认为选北师大珠区是没有太大问题。

如果想选理科方向的,像数学、物理、地理、生物等等,北师大珠区或许不是最优解,但是以北师大珠区目前尚处于“低估”阶段这一点来说,选择北师大珠区性价比还是蛮高的。

如果想选择工科方向,那么建议大家还是要多权衡一下,多与其他学校比较一下,比较它们之间的利弊,再做出选择更为恰当。

以我个人经历而言,我是理科生,选择北师大珠区更多是抱着捡便宜的心态,次年的最低录取位次上升证明我确实是赌对了,而且我依旧认为北师大珠区还有较大的上涨空间,在两三年内最低录取会稳定在9000--11000这个区间。

以2021年高考理科分数线参照,北师大珠区的分数段和华工分数段其实是比较重合的,能够选择北师的学生,基本也能够入读华工,但是入读华工大概率只能在天坑专业中做出选择,并且据我了解,华工想要转专业难度其实是很大的。

而北师大转专业门槛低到难以置信,不仅可以从工科转到理科、文科,甚至可以从普通本科生转到公费师范生!

当然,转专业不是没有代价的,比如要修读完相应专业的所有学分,基本要多读一年大学(类似于留级),但比起其他大学不轻易转专业而白白浪费大学四年时间,北师大转专业政策还是十分人性的。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

我的评价是,珠三角籍学生大避雷,别来报公师。

1、虽然公师名额多,但是珠三角根本吃不了那么多公办编制的师范生,现在好像都允许公师去私立学校教书了,这个公师根本没意义。

2、本专业而言,教务排课极不平衡,根本不符合一个正常学生的学习频率,并且,上课老师虽然是本部派来的(这个可以做保障,确实专业课都是本部老师),但是过多注重理论,有时候讲课非常爱天马行空,归不到重点,期末复习约等于期末预习

3、北师大珠海校区极其不重视师范教育培养,培养出来的学生教学能力不如下面的几个部署211,珠三角有些地区虽然不过于重视学历(即本科也能接受,如广州) ,但是北师大学生也不具备能够跟其他部署211在教学能力上同台竞争的能力

4、公师在珠三角本科学历就是硬伤,那个分完全可以去一所部署211+保研,真的没必要为了个985的名头来这里,纯属白瞎

你们觉得中山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该如何选择?

内容分享:
【腾讯云】腾讯云图,像PPT一样简单的数据可视化工具。5元搞定数据可视化,模板丰富,拖拖拽拽就能做出好看的可视化大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