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转自微博@sven_shi
关于万科的舆论判断其实很有趣,你会发现很多网友分不清楚宣传和现实。宣传上万科是一个“稳健”房企的代表,理由是几年前他们有高管曾经说过市场可能不好,万科要“活下去”。大家顺着这个节奏去想,自然而然就会觉得万科这家企业很保守,很稳定,买他们的房子肯定是能够“保质保量”交付的。购买力也会跟进,这样的情况下,万科就真的能“活下去”。
宣传带来了信心,可是对房企的信心足够吗?
当然不够。因为真实的情况和宣传差异极大。之前网友问我对万科看法的时候,我就选了一个公开数据,万科高管和其他房企高管的年薪对比。
从2021年的公开数据来看,恒大的高管以及碧桂园还有万科的高管收入没有什么本质区别,都是高管一年分个三四千万。
他们为什么能分那么多钱?如果万科真的为了活下去收缩了,他们高管怎么获得这些分红?
道理都一样,在过去的那波房地产大潮当中,房企的高管只要有能力一定是激进的。他们就是会不断的扩张,拿地,做项目,拿分红。到自己手里的钱才是自己的。房企就是个平台,扩张的收益进自己腰包,房价崩了是企业的,哪个人能忍住不去扩张呢?
道理都是一样的。至于国资能不能在这样的情况下真正拿出钱来替万科兜底,我相信大家只要想明白里面的逻辑就能知道。谁闯祸,谁负责。
而像万科这样的企业真正要活下去,只能靠房地产市场复苏。因为房价下跌的幅度远远超出了大家的预计。就像我之前拿惠州保利的楼盘举例,算给大家看,为什么前脚备案价1万5的房子,后面会直接降价到8000销售。甚至8000都不是底,这个价格很可能还是卖不掉,回不了款。
这种程度的跌幅,对于任何一家房企都是无法承受的。房企就是要靠卖房子获得收入,所谓的纾困最多也就是给房企更多一些时间,去等待市场的复苏而已。
冬天太长了,人迟早会被冻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