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行行长的这一番话真的是把未来中国房地产发展的趋势点得透透的。
11月8日,央行行长潘功胜在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发表了观点。
潘功胜认为,经过20多年的长周期繁荣,这一市场正在进行重大转型并寻找新的均衡点。
这句话已经明确地表达了房地产正在转型,
而这个转型就是要告别过去房企的高周转,高负债,高杠杆的三高模式以及全民炒房的意识形态,
因为这种旧有的房地产模式对于经济已经形成了很大的绑定。
参考各大城市对于土地财政的高依赖程度就能明白这其中的危害性。
并且全民炒房,全民加杠杆的这种意识形态也会极大抑制居民消费。
因为居民的储蓄都投资到房地产上面了用来还月供了,内循环消费自然就萎靡不振,
所以房产要转型,寻找新的平衡点。
并且你不转型,市场也会逼着你转型,
因为居民杠杆率到了一个顶峰,城市化率虽然还有空间,但是增速也开始放缓,再叠加人口开始出现负增长趋势,
这些都是房地产必须要转型的信号。
你提前准备还有可能完成软着陆,非要把这张弓绷的紧紧的拉满了,再转型,那个时候很可能就是硬着陆。
所以现在高层对于房地产态度就是稳房价,稳预期。
这里也存在着一个问题,明明高层想要的是稳房价,那为什么这两年的房价却在一直在下跌?
这里面的影响因素除了疫情和经济增速开始放缓以外,还有一个主要因素就是惯性。
毕竟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规模是非常庞大的,再加上过去20年房价一直处于高增长的繁荣状态。
现在你忽然想急刹车,掉头。
这肯定会有一个震荡期,这个震荡期的表现就是房价肯定会超跌。
毕竟稳房价,稳预期是有形的市场调控,而真正的市场规律这双无形的大手不是说你想停到哪就停到哪。
而这个转型震荡期刚好又把一些库存区域较大以及一些非优质房源的价值重新筛选了一遍。
所以这些房子的房价跌幅是最大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那些认为短期内房价下跌的看法,反而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那些一味让房价上涨的看法,反而是让房地产绑定经济。
因此我从不认为我是在唱衰楼市。我只是认为现在确实不是一个很好的买入点。
你总不能让我明明认为前面是一个坑,还让我跳吧。
我昨天晚上刚看到两个热搜,一是北京二手房的挂牌量已经接近17万套。深圳二手房的挂牌量已经接近6万套。
这都创了历史新高。
并且中指研究院的数据显示,10月份百城二手房价格还是在下跌。
已经环比连跌18个月了。
这里面可能有极个别城市有独立的行情,但是整体来看肯定不是特别乐观。
所以接下来肯定还有政策托底楼市,
而这个下行的平衡点什么时候来到咱们也强调过很多遍了,已经不能单纯的看楼市政策了。
经济的企稳,就业的改变同样重要。
因为这轮楼市的转型就是为经济发展拓宽道路的。
我也可以劝大家去买房的,但前提是你得让我看到一些企稳的信号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