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居住在上海松江九亭沪亭北路的居民们,都在奔走相告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知道吗?咱们这里要拆迁啦!一户人家能分到好几套房子,还有几十万拆迁款呢!”
可大多数人都沉浸在“拆迁户”的喜悦中时,沪亭北路一户三层小洋楼的主人张新国,眉头却拧得比麻绳还紧,怎么也不愿意离开这里。
不久后,当大多数人都分到了房子和拆迁款,高高兴兴地住进新家的时候,张新国面对请求他尽快离开的拆迁办和开发商,却发出一声怒吼:
“不给我一个亿和六套房子,谁也别想让我搬走!”
然后,张新国居然就真的带着一家老小,在这里“坚守”了整整14年,成了沪亭北路的“最牛钉子户”。
张新国为何坚决不肯搬离这里?在坚持了14年后,他又是否如愿以偿地,拿到了六套房和一个亿的拆迁款呢?
张新国是上海某建筑公司的一名员工,他年轻时靠着自己努力工作,以及公司丰厚的福利待遇,慢慢积攒起了20万的积蓄,在松江区九亭镇松江北路,买下了一栋宽敞的两层小洋楼。
买下小洋楼之后,张新国就把岳父岳母接过来一起住,不久后他又有了一儿一女,一家六口的生活过得其乐融融。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多数人家都住平房的时代,像张新国这样,能够拿出二十万买下一栋洋房的人,绝对可以称得上是有钱人了。
因此,每当张新国的岳父岳母出去遛弯的时候,周围的邻居都会向他们投去羡慕的目光,夸赞他们找了个有本事的好女婿。
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到了1996年,张新国的一双儿女都成家立业了。
可是因为当时上海的房价已经开始上涨,儿女们根本没办法靠自己买房子,于是张新国的儿子、女儿、儿媳妇、女婿,以及他们的孩子,都挤进了这个原本还算宽敞的小洋楼。
张新国看着这一大家子人无比头痛,可是也不能把他们赶出去,于是他咬咬牙拿出了这些年积攒的15万元,把原来的两层小楼重新装修扩建,变成了三层洋楼。
张新国的这套房子装修得十分精美,里面是复古的中式风格,外面则是模仿欧式风格,中西结合极具艺术性,让前来参观的邻居叹为观止。
考虑到将来家里可能还会再添人口,张新国又和家人东拼西凑了15万,买下了周边的一处宅基地,这样一来,他们家房屋的占地面积就达到了300多平方米。
房子完全建好之后,张新国把一楼租了出去,像他这样的房子租金也不低,因此张新国一年光是靠着收租,就足够养活一家老小了。
没过几年,好运就再次降临在了张新国身上,2003年,上海市政府决定对沪亭北路进行重新规划,整个沪亭北路都会被拆迁!
在第一次听到这个好消息时,张新国也是非常高兴的。
张新国的家里虽然很宽敞,但是他的孙子孙女,外孙子外孙女都正是淘气的年纪,经常把家里弄得乌烟瘴气,这让张新国有些烦躁。
而一旦拆迁了,他们家就能分到好几套房子,到时候大家都有了自己的房子,他和老伴还有岳父岳母,就可以得到清静了。
可是没过多久,张新国就完全没有了当初的喜悦。
原来,在听说沪亭北路要拆迁的消息后,很多人就开始大肆扩建房屋,企图通过这种方式增加房屋面积,获得更多的赔偿。
针对这种小把戏,上海市政府也作出了相应的拆迁计划,那就是不会按照房屋的实际面积进行测量,而是看宅基地证书上的房屋面积,给予拆迁户相应的赔偿。
这样一来,张新国就不高兴了,因为他们家的三层洋楼,扩建后占地面积有300多平方米,可他当初扩建好房子之后,并没有对宅基地证书上的房屋面积进行更改,因此他能拿到的赔偿就会少很多。
张新国最初的估计是,以他们家的房屋面积,至少能分到六套房子,但是拆迁补偿出来后,却只分给了他们家四套房子,共计四百平米,以及230万的补偿款。
更让张新国不高兴的是,这四套房子也不是白给的,他需要以4500元每平方米的价格买下这四套房子,这笔钱可以从230万元的补偿款中扣除,全部扣完之后还剩下70万。
张新国周围的很多邻居,都听从了政府的补偿政策,用补偿款买下了分给他们的房子,拿着剩下的几十万住进了新房子。
可张新国却不愿意,他觉得自己家的房子这么大,最后就给他四套房子和70万,他简直无法接受!
就在张新国抓狂的时候,他的家人们又开始闹了起来。
原来,政府在给予拆迁户房屋时,是按照家里男丁的数量来分配的,男子可以分到两套房子,女子只能分到一套。
张新国有一儿一女,这样的分配让他的女儿感到非常不公平,因此和他的儿子打得不可开交,几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对拆迁补偿的不满,以及家庭四分五裂的现状,每天都在撕扯着张新国的心灵,最终,他将一腔怒火发泄到了拆迁办和开发商的头上,朝着他们发出怒吼:
“不给我一个亿和六套房子,谁也别想让我搬走!”
张新国的如意算盘打得很精,他知道政府要在附近实施修路工程,而他的房子恰好位于主干道上,因此他天真地认为只要他不搬家,修路工程就没办法进行。
起初,开发商和拆迁办对张新国的钉子户行为,的确感到十分棘手,因此多次和张新国协商补偿的事宜,可张新国却好似拿捏住了人家,每次一张口就是“六套房和一个亿,要不免谈。”
张新国的这种行为,彻底让开发商失去了耐心,于是开发商决定绕开张新国家的房子,继续实施修路工程。
张新国也不甘示弱,表示既然不答应他的条件,他就算住在马路中间也不会搬走!
张新国这一坚持,就是整整14年,在这14年的时间里,政府绕开了他的房子,顺利地将马路修建完成,而张新国的房子却成了马路上的一座“孤岛”,每天被来来往往的车辆包围着。
来往于这条道路上的车辆,也不介意张新国的房子的阻挡,在路过他们家的房子时,只要拐个弯就可以了。
可张新国一家人的日子,却过得难上加难,因为拒不搬离此地,他们一家人相当于直接住在了马路上,汽车每天来来往往的喧闹声,使张新国和家人们不堪忍受。
张新国的岳母年纪大了,在一次汽车突然鸣笛时,老人家受到惊吓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后去世了。
此外,该路段也是事故高发路段,张新国经常会目睹车祸的惨状,生命的突然消逝,让他的心理,起了某种不经意的变化。
这样的日子一直过到了2017年,这一年,倔强的张新国找到了新上任的拆迁办主任陆辉,垂头丧气地问到:
“陆主任,我要是继续住在这里,会怎么样?”
陆辉是个脾气温和的领导,他笑着回答张新国:
“不搬走,政府早晚会强拆你的房子,到时候你能拿到一套房子的补偿,你要是想搬走,咱们还按照当年的政策不变,房子和钱都给你!”
最终,“坚守”了14年的张新国,向政府妥协了。
2017年9月18日,张新国的三层小楼被拆除,张新国也和家人们住进了新房子。
从此,沪亭北路的马路上再也没有那座“孤岛”了,车辆得以畅通无阻地前行,而张新国一家人也不必每天在汽车轰鸣声中辗转反侧,更不必看着附近惨烈的车祸现场,整日提心吊胆了。
对此,张新国表示:
“我真的错了,住进新房子的那一天,是我最开心的一天,我早就该搬走了!”
只是,张新国若是早一点醒悟,就不会让他年迈的岳母,白白地因为他的固执搭上性命了。
不管是房子、车子、票子,和生命比起来都是一文不值的,人没了就一切都有了。
佛说:生死疲劳,从贪欲起。
每个人在心中,都会为自己的利益进行盘算,追求合理的利益当然没有错,可要是被贪欲蒙了心,永远不知满足,最后或许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作者:TWYMG
编辑:桢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