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年初,某医院急诊科接诊了一位42岁的重症病人,这位病人被送到医院的时候,已经神志不清,呼吸困难,瞳孔扩散,连心跳都已经消失了。医院接诊之后立刻进行抢救,可是,病人被送来得太晚,医生实在回天乏术,在急救室呆了一个星期之后,这位病人便撒手人寰了。
难以被发现的心肌梗死
病人张先生的家属非常悲痛,他们都对医生说,本以为只是普通的颈椎病,为什么最后,人居然死了呢?可医生却肯定的告诉病人家属,张先生根本不是死于颈椎病,而是死于心肌梗死!
可是,颈椎病和心肌梗死千差万别,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误诊?根据病人家属所说,张先生一直都有颈椎疼痛的老毛病,发病一周前,张先生因为左侧肩膀疼痛,所以张先生去了自己常去的按摩推拿店,做了几天按摩。
可没想到,做了推拿之后,张先生身体的疼痛非但没有好转,还加重了,而且张先生还感到,随着疼痛加剧,自己时常感到胸闷气短,浑身乏力,整个人病恹恹的,没有精神。
直到有一天饭前,张先生去上厕所,结果这一去,竟然将近二十分钟没有出来,家人们在担忧之下前去查看,结果发现张先生已经口吐白沫,倒地不起,送到医院之后,医生也没能抢救回来。
张先生的家属一直没弄明白张先生因何而死,医生听了之后却捶胸顿足,感叹道:“又是一个被耽误的病人!”
原来,张先生曾经感受到的左侧肩膀疼痛,其实就是心肌梗死的前兆,并非颈椎病。医生在急救的过程中就发现,张先生血液内的肌钙蛋白已经达到了正常数值的二十倍之多,是心肌梗死无疑,心肌梗死的可怕程度,近年来大众都有所了解,也有防范意识,可惜大部分人片面的认为,心肌梗死的前兆就是胸痛,忽略了其它非典型症状,最后就如同张先生这样,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
这五种疼痛是心肌梗死的前兆
事实上,心肌梗死发生之前,身体给我们的预警绝对不止“胸痛”那么简单,当发生这五种情况的时候,就应该立刻到医院做检查了:
第一,心前区疼痛,这是一种比较典型的预警,即大部分临床患者都能感受到的“胸痛”、“心绞痛”,当这种疼痛发生时,应该注意区分,心肌梗死是一种致死率极高的病症,因此它引发的心绞痛也比一般的心绞痛更加严重,患者发作时常有“濒死”之感,而且会伴有大量出汗,干呕等症状;
第二,左肩疼痛,这种疼痛有时会被误解为肩颈病症,但区别在于,心肌梗死引发的左肩疼痛,其痛感往往蔓延到左肩及腋下,发作时心脏会感觉被牵拉,患者会感到呼吸困难;
第二,后背疼痛,这种症状多见于女性患者,疼痛发作时后背钝痛,胸闷气短,呼吸急促,干呕不止。
第三,颈部疼痛,多见于有心脏病发病史的患者,疼痛发作时,患者呼吸困难,眼前发黑,脖颈有一种被紧勒的感觉,还有部分患者会产生颈部肿胀,面色发紫等症状。
第四,下颌及牙齿疼痛,此种疼痛常被患者误认为是牙痛或牙龈发炎,但是心肌梗死引起的下颌及牙齿疼痛比一般的牙痛程度深,患者在发作疼痛时会不断出冷汗、胸闷。
以上五种症状是心肌梗死最典型的发病症状,除以上部位,患者的手掌、太阳穴、胸骨等部位也有可能产生疼痛,总之,当身体忽然产生不寻常的“钝痛”感,就应该立刻警惕起来,心肌梗死从前兆出现到转为重症,中间通常有3—5天的潜伏期,长的可达到10天左右,这段潜伏期,也正是患者的“黄金救援期”,早发现,早治疗,才能够逃过死神的魔爪。
这三件事要注意
进入夏季之后,心肌梗死发病率飙升,专家认为,凡是平时生活作息不规律,饮食习惯不健康的人群都是高危人群,应该格外注意,尤其是夏天做一下三件事的时候,要多加小心:
①洗澡,夏天洗澡时,气温高,洗浴室内环境封闭,属于缺氧环境,很容易引起心脏供血不足,诱发心肌梗死,特别是在饥饿、疲劳状态下洗澡时,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更高;因此,洗澡时应该注意通风,可以适当地开窗,不要在浴室内呆的时间太久,洗澡前尽量用餐,不冲凉水澡,以防刺激血管。
②上厕所,上厕所时,很多患者喜欢全身用力,造成血压上升,以及久坐或久蹲,造成心脏供血不足,心脏负担大大增加,如果夏天在温度较高的厕所中方便,则更容易加剧上述状况,因此,夏天上厕所时要格外注意心肌梗塞发生,尤其是老年患者更要多加小心;上厕所应该注意时间的把握,老年患者或是有心脏病史的患者,在上厕所时尽量有人陪护,避免发生意外。
③起床,早上起床时是心脏回血量的高峰,心脏负荷超载,天气炎热时,无论是室内温度过高,还是长期开空调、开风扇,都会进一步增大心脏供血的压力,而部分患者早上起床时比较急切,喜欢“急起”,这样会导致大脑缺氧,心脏不能负担身体压力,诱发心肌梗死,所以,越是身体虚弱的患者,在起床时越应该做到轻柔舒缓,不要让心脏在早晨陷入过量的刺激。
总结:
心肌梗死因为发病急,致死率高,近年来其恐怖程度在人们心中几乎可以与癌症并驾齐驱,但是,只要及时就医,心肌梗死想要治愈也并没有那么难,关键还是要养成正确的医疗观念,在初期发现症状的时候,就及时前往医院就诊,重视身体发出的每一次“预警”,同时要在平时就做好对心脏的保护,健康饮食、健康作息,正视疾病,才能战胜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