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7年5月6日,一场震惊全国的大火在大兴安岭熊熊燃起。这场因为林业人员违规使用割灌机导致漏油跑火,以及将未熄灭的烟头扔在草地上引燃的火灾,足足燃烧了28天。这场大火夺走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致使数十万亩原始森林付之一炬,直接损失高达5亿元。
大兴安岭发生的特大火灾,是建国以来经历的最大火情。这场大火之后,时任林业部部长的杨钟被撤职,降为事业单位的研究员。
回看杨钟的政治生涯,他仅用时8年就完成了从县委书记到正部级干部的跨度,一度风光无限。
那么,杨钟是如何崛起的?他又做了什么事,导致在大兴安岭火灾之后被撤职呢?
杨钟
仕途崛起,担任县委书记
1932年,杨钟出生在四川南充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当时四川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杨钟也吃了不少苦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抗战全面爆发后,全国军民团结一致抗战,川军出川。四川没有受到战火波及,杨钟的生活也稳定了下来,上过高中,是那个年代少有的知识分子。
1949年,刘邓大军挺进四川,杨钟感受到了革命的热情,逐渐接受进步思想。一年之后,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在四川展开,杨钟也加入其中,成为南充基层的一名干部。因为表现突出,1952年,他如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此后杨钟长期留在基层工作,曾任南充地委研究室秘书,郊区区委书记。1960年,他被任命为广安县委书记,后又任武胜县委书记。当时的杨钟30岁上下,就当上了县里的一把手,前途一片大好。
不过随着特殊时期的到来,主持地方工作的杨钟也受到影响,失去了工作。直到1970年“解放”干部,他才得以复出,继续领导地方工作。
1974年,杨钟重回广安任县革委会主任。革委会撤销后,他又任广安县县委书记。改革开放初期,他积极响应中央号召,解放思想,以忘我的精神投入工农业改造工作,成绩斐然。
47岁成副省长,50岁升正部
1978年1月,杨钟接到通知,称一位中央首长要来四川视察工作,让广安县委带点土特产送到成都。杨钟仔细一琢磨,就猜出这位首长是邓小平同志。
邓小平是四川广安人,因为忙于工作数十年没有回过家乡。不过他有在成都过年的习惯,赶上春节,想品尝一下家乡的特产。杨钟二话不说,就让办公室主任邓欲治等人拿出一些经费,在市场上买了一些白市柚、酒等广安特产,送到了成都。
邓欲治回来后,向杨钟传达了邓小平的指示。邓小平得知家乡口粮不足,对邓欲治等人说:“亩产千斤不够用,要把农业搞上去。什么时候亩产千斤了,我就回广安去。”
不过,邓小平再未回过家乡,杨钟也没有主政广安太长时间。1979年,他被破格提拔,直接从县委书记晋升为四川省副省长。
47岁的杨钟正是年富力强的年纪,他没有辜负组织的信任,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披荆斩棘,展现出卓越的领导才能,也赢得了更多的认可。
1982年,杨钟实现“二连跳”,被派到中央担任林业部部长,成了一名正部级干部。当时,我国正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建设“三北防护林”,改善环境、防沙治沙。杨钟不仅是林业部长,于是“三北防护林”建设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承担着艰苦的任务。
杨钟任务完成得非常不错,他提出可行性方案,推动植树造林的热潮,在林业资源开发保护方面取得巨大进展。然而随着1987年大兴安岭特大火灾的发生,杨钟的仕途遭遇了滑铁卢。
大兴安岭火灾,因工作消极被撤职
1987年5月,赶上春旱,大兴安岭异常干燥。自然环境加上林业人员的疏忽,大兴安岭发生特大火灾,经历了一场震惊世界的浩劫。
后来担任黑龙江省漠河县森林消防大队副队长的李东回忆说:“那年我才16岁,火像长了翅膀一样从山区直扑县城。空气中参杂着林木的‘呼隆’声和人们的呼喊声,眼瞅着房子就烧没了。”
危急关头,母亲带着李东三姐弟躲进了漠河第一小学新建宿舍的地基,才堪堪逃过一劫。
后任漠河县县长的姚占军也对这场大火印象深刻。大火到来时,他的父亲出门看到西边半边天都烧红了,连忙让家人坐上手推车,一路推着去了阿木尔河。当一家人赶到时,数千群众已经躲到这里。大家感谢阿木尔河的救命之恩,将它称为“母亲河”。
火灾发生后,由于大兴安岭林区属于林业部直属,但又在黑龙江、内蒙古境内,三家互相扯皮,延误了抢险救灾,导致大火燃烧了28天。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大火中消逝,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5亿元。
作为林业部长,杨钟也存在官僚主义失职行为,因此被撤职。原来,本该尽快出现在救火现场,指挥灭火的他,却声称自己在养病,不能前往。但没过多久,他就被知情人士爆料称,他多次出院参加相关外事活动,证明他的身体没什么问题。后来在上级领导的督促下,他才珊珊来迟,于5月25日抵达火场。
此时的灭火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可杨钟不以为然,继续表现消极。大火扑灭后,他也拒绝作自我检讨和批评,后来承受不住上级的压力,他才作了表态性检讨。
1987年6月23日,经过组织讨论研究,杨钟被撤销了林业部长的职务,付出了重大代价。
降为研究员,以副部级待遇退休
在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杨钟心灰意冷,一度淡出了人们都视线。不过在1988年初,他再次被组织启用,前往中央农业政策研究室工作,当了一名事业单位的高级研究员。
1991年,杨钟作为扶贫干部,多次前往偏远山区参加扶贫工作。因为表现突出,他被调到农业部,领导贫困地区经济开发工作,是省部级干部。
2003年,71岁的杨钟正式退休,享受副部级待遇。他晚年主要生活在北京,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于2012年病逝,享年80岁。
回顾杨钟的一生,他早年担任县委书记,又在8年时间里完成从正处级到正部级的跨越,人生不可谓不精彩。但是那场突如其来的大火,还是给他造成了不小的影响,算得上一位毁誉参半的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