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9.9元体验2万分钟实时音视频通话,支持1对1或多人音视频通话,单房可支持300人同时在线,10万人同时观看;全平台互通高品质通话
前言:

1976年1月8日,人民敬爱的周总理与世长辞。

在上海的宋庆龄得知这个消息后,悲痛欲绝,独自坐着流泪。

叹息说“国家少了一个好帮手,好帮手呀!”

周总理追悼会这天,她强忍着病痛,来到北京送别挚友。

可在现场,宋庆龄听到了“三个字”,气得她中途离场

追悼会上究竟发生了什么,竟让宋庆龄拂袖而去?她和周总理之间又有怎样的革命友谊?

初次相识、建立友谊

国共合作初期,两党合力筹办了黄埔军校,孙中山先生担任学校总理,那时恰逢周恩来从法国留学回来。

在党中央的安排下,他进入了黄埔军校担任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创办的风格得到了孙中山先生的赏识。

俩人的关系也越来越好,孙中山将自己的夫人宋庆龄,介绍给周恩来认识。宋庆龄第一次见到周恩来时。

就给出了很高的评价“他当时很年轻,但革命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俨然是一位久经锻炼的领导人了。”

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宋庆龄的身份陷入了十分尴尬的局面,蒋介石和汪精卫的势力蠢蠢欲动。

但宋庆龄坚定不移地捍卫孙中山先生的三大政策,积极投身于大革命中,与毛主席、周总理等人的关系越来越近。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朱德、贺龙等人在江西打响南昌起义。宋庆龄也加入到了队伍中,她和共产党一起发表宣言。

痛斥蒋介石、汪精卫背叛孙中山先生政策的可耻行为,她还担任南昌起义成功后,成立的革命委员会的委员。

这种行为无疑激怒了蒋介石,他派人密切监视宋庆龄,为了躲避蒋介石,也为了寻求革命的胜利道路。

宋庆龄来到了苏联莫斯科,这期间她一直与周总理等中共领导人保持密切合作,并支持着革命事业,时刻关注国内的情况,曾一度赞扬“中国共产党无疑地是中国内部革命力量中最大的动力”。

回到国内,合力抗日

1931年,国内爆发了“九一八事变”,蒋介石采取“不抵抗,不开枪”政策,东三省迅速沦陷。

远在苏联的宋庆龄,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急如焚,看到同胞深陷在水深火热中,她实在无法坐视不管。

就这样宋庆龄回到了危机四伏的上海,她冒着危险给周总理写信,表示“自己已经回到上海,可以为革命出一份力。”

那时候国共形势严峻,为了躲避国民党的追查,周总理将一些机密文件,交给宋庆龄保管,有了她的帮助,我党顺利躲过追查。

30年代的上海充斥着白色恐怖,但宋庆玲利用自身优势,持续与共产党保持着联系。

“七七事变”爆发后周恩来、博古、林伯渠等人去庐山与蒋介石谈判,途径上海的时候,周总理专门去看了宋庆龄。

她得到消息后,早早的就在门口迎接,数年不见的好友。周恩来向宋庆龄介绍当前的局面,以及中共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宋庆龄听到后大力支持,并表示“国共合作是绝对必要的,所有的力量必须团结在一起。”

后来,日军袭击虹桥机场,上海沦陷。周恩来、毛主席为了宋庆龄的安全,向上海党组织发电报“为了孙夫人的安全,请她撤离上海去香港。”

宋庆龄回信“感谢毛先生和周先生的关心,我这里还有不少工作需要处理,我还不能一下子随便离开,稍缓些时间吧。 ”

大概又过了一个月,毛主席、周总理又发来电报催促,宋庆龄尽快撤离上海。

无论何地,支持革命

宋庆龄来到香港后,仍然投身革命。她在香港发起组织保卫中国同盟,致力于战时医药工作和儿童保育工作。

周总理收到消息后,作出指示“不公开挂牌”,对外称“粤华公司”。

仅仅一年的时间,宋庆龄就为八路军、新四军筹款约25万港币。1941年,蒋介石发动“皖南事变”。

远在香港的宋庆龄收到消息后,通过《新闻通讯》向全世界揭露“皖南事变”的真相,对蒋介石的行为深恶痛绝,号召国内各阶级人民,都应该团结起来,共同抗日。

1942年12月,日军攻占香港,宋庆龄等人来不及撤离,被困在香港。周总理作出指示“一定要尽最大努力,救出被困香港的爱国民主人士。”

最终在共产党的帮助下,宋庆龄离开香港到了重庆。一到重庆她就失去了自由,国民党当局希望将宋庆龄关在“笼子”里,一直在监视她,但她毫不畏惧,还为延安解放区,给予大大的支援。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央决定派邓大姐去接宋庆龄北上,周总理还亲自写信:

“沪滨告别,瞬近三年,每当蒋贼肆虐之际,辄以先生安全为念。今幸解放迅速,先生从此永脱险境,诚人民之大喜,私心亦为之大慰。现全国胜利在即,新中国建设有待于先生指教者正多,敢借颖超专程迎迓之便,仅陈渴望先生北上之情。敬希今日命驾,实为至幸。”

宋庆龄最初是拒绝的,因为北平是她的伤心地,在这里送别了挚爱。但中共领导人诚挚邀请,她果断下定决心北上。

9月1日,宋庆龄达到北平,毛主席、周总理早已在火车站站台等候。在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宋庆龄被选为副主席。

革命友谊,惺惺相惜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遭到了帝国主义的封锁。周总理考虑要让国外了解中国的情况,就必须创办对外刊物

他认为这个任务由宋庆龄承担最合适,和她商量后,宋庆龄十分同意周总理的主张。为支持宋庆龄办好这个对外刊物,周总理在繁忙的国事之余常给予关心。

在大家的努力下报纸越办越好,但为国忧心的周总理,身体却越来越差。有次宋庆龄听说鸽子蛋有营养。

她将家里的鸽子蛋都积攒起来,派人给周总理送去。还有一次,工作人员从她住处的池塘中,打捞上一条23斤重的胖头鱼她也赶紧吩咐人给周总理送去

1976年1月8日,周总理逝世的噩耗传来,宋庆龄陷入到极度的悲痛中,独自坐着流泪。周总理追悼会那天,83岁的宋庆龄抱病坚持参加,看到平静躺着的周总理,宋庆龄不自觉又流起眼泪,想起第一次见面时,那个意气风发的周恩来。

这时宋庆龄听到有人在小声说着什么,说她是“总理帮”的人,她很是气愤“周恩来一生为人民做贡献,什么是总理帮,什么叫做总理帮!”

无法忍受的她中途离场,她容不得别人这样污蔑周恩来。

本就疾病缠身的宋庆龄,在经过挚友离世的噩耗,身体也越来越不好,1981年5月29日,宋庆龄病情恶化,抢救无效……

总结:

那些无产阶级革命的人,周总理、宋庆龄等每一位都值得我们怀念,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他们付出了千辛万苦,为了革命事业,为了我们这一代能够享受幸福的生活。

正是由于他们的英勇奋斗和无私奉献,我们才能够生活在一个繁荣昌盛的社会。他们是我们的伟大前辈,是我们永远不可忘怀的英雄。

周总理是中国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他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首任总理。在他的领导下,中国开展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为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作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外交政策,使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他的智慧和勇气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深感自豪。

宋庆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杰出女性领袖之一,她是中国妇女运动的倡导者和推动者。她积极参与并组织了一系列妇女解放运动,为中国妇女争取了平等和权益。

她还积极参与社会救助工作,关心弱势群体,为改善社会福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宋庆龄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精神,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激励着我们追求公平正义。

他们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的力量源泉。

到这里就结束了,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在评论区里!!!

——本文完结,感谢您的阅读——

内容分享:
【腾讯云】推广者专属福利,新客户无门槛领取总价值高达2860元代金券,每种代金券限量500张,先到先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