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杨国英
巴以战争继续升级,现在已经进入地面战、巷战甚至地道战。
说是战争,事实上凭着以色列对着巴勒斯坦人的长期管控,这场仗打的几乎呈一面倒式的碾压,联合国的停火决议都被以色列直接拒绝。
恃强凌弱的“顺风仗”,整个加沙血流成河,在以色列立体式的轰炸、炮击和地面清除,哈马斯的抵抗显得不堪一击。
面对巴勒斯坦的几无还手之力,以色列开始准备雄心勃勃的计划—— 提议将加沙人口全部迁移至西奈半岛,这让西奈半岛的拥有国埃及感到无比愤怒。
以色列现在已经初尝胜果,并制定全面实控加沙的计划。
但是,现在美国却感到无比忧心忡忡。
一是担心中东的军事强国(伊朗和土耳其)会不会直接军援、甚至亲自下场。
如果伊朗和土耳其直接军援,美国则必须加大军援以色列的力度,如果伊朗或土耳其亲自下场,那么,美国超大概率也会亲自下场,因为无论是基于地缘政治还是基于犹太人对美国政经的强大影响力,美国均无法忍受以色列的惨败。
所以,美国现在不能不忧心忡忡,美国驻中东的全部部队(包括新进入的航母编队),现在事实也均进入高度战备状态。
而无论是美国加大军援以色列,还是亲自下场介入巴以战争,对这于美国而言均是一个巨大的拖累,加大军援其规模至少近千亿美元级别,直接下场参战其后遗症更是无法设想。
二是即便中东军事强国不军援也不亲自下场介入巴以战争,即便以色列最终全面实控加沙,美国也会陷入中东地区中长期的超级不确定之中。
以色列以哈马斯袭击为由对加沙地区启动清场模式,这本身就遭到联合国和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强烈反对,尤其是全球50多个穆斯林国家。
所以,即便中东军事强国在美国的军事恐吓之下,这一次不军援也不亲自下场介入巴以战争,但这绝不等于今后不挑衅以色列,这一次以色列有哈马斯率先袭击的理由,今后中东军事强国同样也会寻找类似的理由。
即便这一次以色列最终全面实控加沙,最终全部消灭哈马斯,但这绝不等于巴勒斯坦的抵抗武装不会再起,更不等于黎巴嫩真主党、也门胡塞武装今后不会突然袭击以色列。
所以无论这一次巴以战争的结局如何,有一点是确认的,至少今后数年,中东整体都是混乱的,以色列更将持久陷入周边穆斯林国家超级敌视的恐慌之中。
这一次巴以战争,以色列不论胜负均会陷入持久恐慌,这也意味着美国至少在未来5年,为了力挺以色列,而不敢在中东地区有任何的松懈——包括不限于更大规模的中东驻军、持续军援以色列、随时忍受中东穆斯林国家对以色列的挑衅,随时准备迎接来自中东产油大国对美国(及美元)的加速脱钩等等。
所以,这一次巴以战争,无论结局如何,美国必将陷入中东泥潭。
美国必将陷入中东泥潭,同时俄乌战争引发的欧洲乱局还在持续,这对美国而言,意味着未来5年内,至少未来3年内,无法再疯狂搅局针对中国的东亚地缘政治。
任何地方的战争都很残酷,但无法否认的一点是,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美西方大国掺和战争,相应的就给其他大国创造战略机遇期。
眼前这一幕就像极了2001年。
当时,小布什刚刚执掌白宫,随即启动重点针对中国的东亚地缘政治搅局。
2001年4月1日,美国军机挑衅在南海中国经济专属区与中国军机碰撞(中国飞行员王伟牺牲),随后4月25日小布什公开宣称“不惜任何代价武力保卫台湾”,当年5月4日,小布什下令联邦政府各机构“逐个”审议与中国的各项接触;当年5月中旬,小布什甚至同意陈水扁“过境”纽约,并为其提供来访外国领导人专属使用车辆……
一时间,东亚瞬间阴云密布,针对台海局势中美之间随时有发生军事对抗的可能性,记得当时我在二炮部队服役,经常有深夜的战备紧急集合。
但是,小布什针对中国的疯狂的东亚地缘政治搅局,突然因为一件事戛然而止了——这件事就是2001年9月11日发生的“911恐怖袭击事件”,恐怖分子劫持民航客机撞击美国纽约世贸中心一号和二号楼,最终导致在美国本土的遇难者总数接近3000人。
在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开始调整对华关系,全面将战略重心从东亚调转为中东,中国也因此迎来随后长达10年的战略机遇期。
这一次的巴以战争,尽管并未发生在美国本土,但是基于以色列和美国的深度牵连,以及以色列屠戮加沙已经引发中东国家对以色列的集体仇视,不论最终结局如何,有一点事实是可以确认的——未来数年,中东无宁日,以色列无宁日,美国牵涉其中亦将无法安宁。
中东无宁日,叠加现在的欧洲乱局,这意味着东亚未来会相对安宁一些。美国牵涉其中亦无法安宁,这意味着美国针对中国的地缘搅局未来也会相对减少一些。
现实很残酷,但,国与国之间的博弈却都再真实不过。
中东局势,对中国而言,事实超大概率也会像当年911事件一样,会给中国带来一个战略机遇期。
这个时间窗口不会像911后的长达10年, 但肯定会有,或是 三 年,亦或是 五载 。
对于中国来讲,没有什么比抓住窗口强大自身、实现超越更重要的了!
-End -
希望和你一起共鸣!
weixin-queen2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