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样的飞船落地,印度的返回舱为何没有烧黑?难道我们国家的技术落后吗?神舟十六号飞船返回地球的过程中,经历了制动脱轨、自由下降、再入大气层、第四阶段着陆。其中,神舟十六号飞船的返回舱在再入阶段与推进舱脱离。之后整个飞船就只剩下返回舱了。返回舱现阶段飞行速度极快,速度约为每秒10.9公里,是音速的32倍。当航天器的再入舱以如此高的速度冲入大气层时,其外壳会与空气产生剧烈摩擦并燃烧,在其前端产生冲击波。当时返回舱表面温度一度达到2000摄氏度,导致返回舱外壳燃烧。它烧黑了。由于被熊熊火焰包围,返回舱将经历振动和噪音超载,并且还将经历几分钟的“黑色区域”。 “黑区”是整个着陆过程中最令人担忧的部分,因为这是飞船返回舱与地面指挥中心失去联系的时候!
为什么印度ISRO返回舱不是黑色的?
2021年,印度成功发射了携带返回舱的月球探测器。这个探测器被称为“月球轨道飞行器2号(Chandrayaan-2)”。该探测器由一个能够在月球表面着陆的小型着陆器和一个名为“Vikram”和“Prgyaan”的再入舱组成。维克拉姆成功进入月球轨道,但未能登陆月球表面。数据显示,它始终距离月球表面仅约2.1公里。不过,Plagotomon返回囊变黑的问题是绝对不会出现的。
再入舱和着陆器一般必须承受太空环境的极端温度和辐射压力,以及再入大气层期间的高速风暴等特殊条件。返回舱的外部通常覆盖有特殊的热防护材料,一旦进入大气,可以散发出空气摩擦高温产生的热量。印度返回舱表面采用耐高温碳化硅材料,能在高温下长时间保持稳定,抗辐射,不会因紫外线、氧化等因素而损坏,也不会变黑。此外,对于印度的再入舱来说,隔热罩采用了复杂的氮气环境技术,将废热释放到外部空气中,并吸收更多的热量,以避免热量积聚。
从技术角度来看,印度在探测器任务中展示了其独特的技术优势。例如,印度于2019年成功发射了运载46颗卫星的卫星运载火箭,并于2014年成功将火星探测器送入火星轨道。这些成就的部分原因在于印度的诸多优势和挑战。
印度的太空计划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我们来看看印度太空探测器的返回舱。据专家介绍,印度最近进行了一次航天器返回舱着陆尝试。实验过程中,印度飞船实际上并没有飞出地球大气层,只是飞到了距地球17公里的高度。正因为如此,印度太空探测器的返回舱没有出现燃烧的迹象。事实上,我国的航天器返回舱在设计和隔热方面都领先于世界。神舟十六号飞船返回舱采用金属+耐热壁板结构,并采用我们自主研发的新型合金材料,比美国飞船使用铝镁合金更先进。我们的航天器返回舱还采用了轻质碳基微烧蚀材料,确保返回舱任何部件都不会因近3000摄氏度的高温烧蚀而损坏。我们在这方面也领先于美国。事实上,印度的飞机技术根本无法与我国相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