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即时通信IM接入AI服务,高效构建智能聊天能力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是你们毁了我的国家,让我们自相残杀,如今还要将所有罪孽全部按在我们头上,你们才是杀人凶手!”

2017年,一位身穿西服的老人在法庭上声嘶力竭地吼道,随后他就拿出一瓶不明液体灌到了嘴里,随后便倒了下去。

然而在周围人的手忙脚乱中,老人没等到医疗人员的到来就不治身亡。

这位老人是一位将军,名叫普拉利亚克,来自曾经的南斯拉夫,究竟是什么让这样一位老人在法庭上接受审判?当时法庭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01

巴尔干半岛上的风云变幻

巴尔干半岛,是一个三大宗教势力交汇的地方,长期处于动荡之中,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这就是一个火药桶,一战后,塞尔维亚吞并周边小国,建立南斯拉夫王国。

南斯拉夫王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包括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波斯尼亚人等。

为增强民族凝聚力,南斯拉夫将国家划分为33个省,不同民族划入一个省,希望增进交流,但这种做法埋下未来分裂的隐患。

二战中,南斯拉夫不敌德军,亡国灭亡。德国在克罗地亚建立傀儡政权,展开残忍屠杀,疯狂的种族仇杀成为日后民族矛盾的导火索。

南共领导人铁托率民众抗战,与德军周旋4年。苏联红军帮助南斯拉夫独立,但170多万国民死于战火,占11%人口。

铁托领导各族重新建国,推进国有化和工业化,南斯拉夫迅速强大。1976年,南斯拉夫汽车普及率36%,电视机普及率62%,冰箱普及率43%。

并且还实行八年义务教育,国家欣欣向荣,一切看似完美无瑕,但种族矛盾隐患依然。

1980年铁托去世后,联邦日趋松动。1991年,经历动荡多年的南联邦正式宣告解体,巴尔干强国从此落幕。

南联邦解体后,民族主义和仇恨再次高涨,波黑战争使阴霾重新笼罩巴尔干。种族清洗再次上演,无辜平民被杀害。

和平难以在分裂的民族之间建立,国际社会试图调停,但成效甚微,战火一再重燃,巴尔干再次成为欧洲的炸弹。

直到美国主导的军事干预才迫使各方停战,巴尔干半岛上的民族冲突至今难解。种族隔阂依然根深蒂固,和平仍是奢望,巴尔干之虎已死,但它的影子至今萦绕。

02

铁托去世,巴尔干的隐患

巴尔干半岛地处欧亚交界处,历来是各国争夺的焦点,二战期间,这一地区曾遭受纳粹德国的残酷屠杀。

具体来说,波黑被并入所谓的“大克罗地亚”,强迫塞族人和穆斯林改信天主教,对不从的塞族人和穆斯林进行屠杀。

仅波黑一地,就有17万塞族人惨遭杀戮,另一方面,塞族人也对天主教徒进行了报复,导致15万人丧生。可以说,这是一段鲜血淋漓的屠杀史。

战后,以铁托为首的南斯拉夫政府注重发展经济,提出各民族“机会均等”的口号,试图调和各民族关系。

在冷战期间,考虑到南斯拉夫的地理位置,美国给予其大量经济援助,助推该国经济快速发展。

到1976年,超过三分之一的南斯拉夫人拥有了汽车,半数以上家庭拥有了电视和冰箱。南斯拉夫一度成为巴尔干的经济强国。

然而,民族矛盾依然是南斯拉夫的软肋。该国多个民族混居一地,宗教信仰不同,导致民族关系紧张。

内容分享:
【腾讯云】视频通信爆款 9.9 元起, 提供电商、教育、社交娱乐等多行业多场景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最快 1 天布局火爆赛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