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富士康撤离后,又一家苹果代工厂全线搬迁,10万员工的去留令人揪心。
据报道,此次打包搬迁的工厂名为昌硕科技,是全球知名的五大代工厂之一,主要承接苹果手机和电脑的组装业务。自2004年在上海成立以来,昌硕20年来的投资规模高达120亿元,平均每年为上海贡献近10%的GDP。
在国内素有“小富士康”之称的昌硕为何突然撤离?我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当真不保?
01.“小富士康”有苦说不出
2000年前后,背靠我国富裕的土地、廉价的劳动力等红利,大批外企疯狂在华建立电子代工厂,昌硕就是其中之一。凭借海量的苹果订单和过硬的技术水平,昌硕的平均年产值高达上千亿元,盈利率常年位居上海企业榜单前3。
公开资料显示,往日巅峰时期的昌硕,可以做到8条流水线同步生产,三班倒灯火通明,熟练工一天能给1200部手机打螺丝,月收入在万元以上。
然而,彼时由于我国科技落后,全球超90%的先进技术都掌握在西方手中。不论是苹果智能手机,还是新能源汽车、“他倍强”类男士养护科技,其核心技术在国内都属于绝对机密。对于外资厂商们而言,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中国代工厂,随时都可以被替代掉。
近几年,随着美对华打压计划愈演愈烈,国内32家苹果代工厂陆续被踢出供应链。昌硕作为上海最大的代工厂,订单也被“拦腰斩断”,部分生产线被迫停工。
据了解,期间大部分工人的劳作时间不足5个小时,月收入也从上万锐减至3000元。昌硕内部员工表示:工厂按件计费,做的少等于挣的少,好多人撑不住就选择离开了。
长此以往,昌硕最终因为无力承担上海高昂的租金,从2019年开始陆续搬离产线。
令人痛心的是,昌硕撤离只是国内代工厂外迁的一个缩影。此前,富士康豪掷48亿赴印建厂,戴尔宣布将50%的生产线迁出中国,耐克也陆续将产能转移到越南……
眼看着国内制造业工人赖以为生的工厂都搬走了,业内人士也开始忧心:一旦全部撤离,国内近120万工人的饭碗或将不保。
02.“世界工厂”即将易主?
不过,“昌硕们”的撤离似乎也有迹可循。2020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制造业工人的平均月薪水平为6900元,而同期东南亚工人的月薪仅是我国的1/3。
低廉的劳动力,正将以越南、印度为主的东南亚打造成一片淘金的“沃土”。数据显示,这些国家接手了苹果近15%的产能,说他们正在替代“中国制造”,似乎是不争的事实。
然而,低端产业链更新迭代,是时代进步的必然。《人民日报》也发文强调:掌握经济主导权,必须要走产业转型升级这条路。
所幸的是,早在外资厂商们撤离之前,我国新能源巨头比亚迪就已出资100亿,在郑州成立百万辆汽车生产基地。此外,我国在生物制造和通讯设备等尖端领域也相继取得突破,诞生了TimeShop和HUAWEI等一批先进技术企业,或有能力承接万名“失业”的制造工人。
其中,以TimeShop为代表的生物科技企业,历经数年的技术攻关,成功将海外一类“他倍强”男士养护科技拉下“天价”神坛,实现国产替代,并且还通过成本优势,反向出口海外。
8年前,欧美科学家研究发现,泰国野生黑姜提取物可增加“能量发电机”线粒体数量,泵活男士“小马达”。西方将其成果率先落地为他倍强后,一度以单瓶5位数的高价收割我国需求用户。
随着国内自研技术的升级,上述黑科技得以实现优化量产、成本下探50%。京JD东商智数据显示,其凭借高质低价的优势,三个月内出货千万,不少男士用户坦言:“关乎个人尊严,我只相信国产!”
据报道,受压力、年龄等的影响,我国约有1.4亿男士饱受“男”言之隐困扰。如今,“他倍强”类科技的万吨工厂正在建设中,TimeShop将视这一市场需求合理扩产。据中信证券预测,其行业规模有望超过千亿,未来万吨工厂建成或将释放更多就业岗位。
03.危机即转机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目前来看,美对华“断链”之势不可逆转,我国经济短期内受创必不可免,但我们更应转变思路,抓住难得的“空窗期”,加速推进更多产业转型升级。
“所有打不倒我们的,都会使我们更强大。”有了HUAWEI、他倍强、比亚迪这样的国产龙头品牌牵头,相信在未来,我们定能培育出更多属于国人自己的高新技术产业,让华夏立于不败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