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谷趋势(ID:zgtrend)| 华南索罗斯
金融圈,诞生了一个奇怪的物种——金融男。
对金融男而言,至少有两样东西比业绩重要。
一是装腔,就像先前大火的《装腔启示录》里的男主许子铨那样,上了飞机之后不老老实实坐着,非要有意无意强调自己此前一直坐商务舱。
人未至,腔先到,要装得轻松写意,浑然天成。
无他,唯手熟尔。
二是泡妞,金融学理论既能帮助一个交易员在分分钟几百万上下的市场里闪转腾挪,也能让他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基于分散化投资的原则,用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筛选交往对象,通过博弈论让自己在一段关系中始终处于上风。
用金融理论纵横情场,堪比大炮打蚊子。
加之他们还享有社会顶尖的收入标准。比如有小红书用户晒出CICC交易员老公月薪8万,送礼动辄就是香车名表,更别提600亿私募幻方量化股东徐进婚内出轨包养小三,每月转账几十万,甚至要求自己的孩子和小三一起住。
理论指导加上物质保障,一套操作下来,桃色新闻不断的金融圈,给人的印象就像是一群用下半身思考的年轻男女上演现代版的罗马帝国艳情史。
打开小红书,在搜索栏输入“金融男”三字,首当其冲的就是一个“渣”字。
寻找dating/相亲建议的,如果对方是一位金融男,评论里的前几条一定会是“跑!”“打车跑!!”
金融男,何至于此?
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当代金融男的Starter Pack火了。
他们的朋友圈不是凌晨灯火通明的国贸陆家嘴,就是洲际、丽兹和四季等豪华酒店的落地窗;跟金融男约会时,他戴着蓝牙耳机打工作电话就是你们的前戏;你还在用滴滴叫车,接他们的直升机已经停在了楼顶;
他们吃牛扒只吃Medium Rare,喝酒只喝苏格兰单一麦芽。
他们会在无意间露出自己手腕上的江诗丹顿;他们这周末在松花湖或可可托海,下周末就飞去了Tasmania和Isle of Skye;他们可能只是实习或打过黑工,却普遍把华尔街、伦敦金融街和港交所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把开一家Whiskey Bar当做自己的终极梦想。
卓尔不群,就连他们养的猫都能连做十个后空翻,暗示明天涨停。
你羡慕他们的生活质量,他们会告诉你“work hard,play harder”或者三句话不离努力、幸运、坚持,留给你一个深沉的侧脸,和一个能亮瞎你眼的wink。
他们最常说的口头禅是“等会还有个会”和“宝贝要不下次吧今天有点累”;他们虽然大多都叫David、Kevin、Eric和Tony(没错就跟剪坏了你发型的老师们同名),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穿着最新的Balenciaga、Burberry和H-Huntsman出去wet;红酒考级、胶片摄影、手冲咖啡、冲浪潜水是他们的最爱。
你震惊于金融男每一个爱好都是烧钱大户,他们笑你格局太小,投资自己,花再多也是稳赚不赔。
他们一边吐槽“新来的intern怎么什么都不会”,一边又没检查出研报上的“住哥哥家里吧”;他们都是Multitasking的行家,左手Wind右手Bloomberg,左眼盯着沪深、恒生、FTSE和SPX,右眼还能时不时扫过原油、黄金、日元和Bitcoin,左半脑估算着CDS的报价,右半脑构思着IPS的写法,还能有余力思考周末是去PH,OT还是Fresh?
在他们的日程安排上,明天是张总的生日,后天是王总丈母娘的生日,大后天徐总公子满月,大大后天Wallace总回国,他们对诸位总的时间安排烂熟于心,甚至能闭眼默写他们的好恶。
你惊诧于这些毕业于名牌大学的人中龙凤为何跪舔起来毫无心理负担,他们会义正严词地告诉你,这是金融人专业和服务意识的体现。
装腔也许尚可忍受,若再叠加海王属性,那就属实有点难绷。
十个金融男,九个都不会公布自己的恋爱关系,还有一个要么刚入行,要么在ICU里检查肾脏。
你永远不知道他有多少部手机,他的通讯录就是他的命门,他会跟你解释Judy是客户,Emily是客户的闺蜜,Jessica是健身教练,Chloe是奢侈品导购,Judy是出差酒店的经理......当然啦亲爱的,是另一个Judy,她们只是刚好重名而已。
这还只是低段位。金融男代表人物郎某平,有过6位前任不说,在让空姐前女友倒赔900万的消息传遍大街小巷之后,人们对金融男又多了几份敬畏——
想薅他们的羊毛,先掂量一下自己的小心脏受不受得了。
与其他乍富型行业不同,不管是装腔还是当海王,金融圈都是OG。
在这里,最不缺的就是投资传奇,和风流逸事。
杰西·利弗莫尔,世界罕有的投机天才,华尔街的百年传奇,被写进无数金融学著作,传承后世。
一同传承下去的还有他花俏的私生活。利弗莫尔本人长得贼帅,举手投足还相当讲究,自带“一种神秘气质”,常年出入夜店和私人俱乐部,爱好是包养情妇。
23岁的时候,他结了人生的第一次婚。后又因在几次交易中损失惨重,他逼迫妻子变卖首饰,未果后两人离婚。
到了40岁,利弗莫尔又与22岁的舞女桃乐丝结婚,婚后又出轨多次。
直到56岁,利弗莫尔又与38岁的歌手哈丽特结婚,7年后,他饮弹自尽。
私生活同样精彩的还有索罗斯。2014年,83岁的索罗斯被30岁的前女友费雷尔当庭掌掴,连助听器都被打飞。费雷尔还指控索罗斯出尔反尔,将原本准备送给她的一栋豪宅送给目前的妻子博尔顿。费雷尔还指控索罗斯经常在床上对她使用暴力。
索罗斯结过三次婚,有过至少四任女友。
还有年薪700万美元的Jefferies投行高管萨利·凯奇,为了拉拢重要客户,不仅逼迫自己老婆玩多人运动,还吸食可卡因、海洛因、摇头丸、致幻蘑菇等毒品。
这样看来,《华尔街之狼》拍得都算是克制了。
但这不止是大鳄的专属。Finance Bro,是国外对金融男的称呼,描述的就是一群在华人街急速行走,嘴里念叨的都是动辄几个月大生意,穿着高盛和Patagonia联名的背心,脑子里只有赚钱和约炮的人。
而在国内,前有某股份制大行内设“夫人俱乐部”,后有陆家嘴29秒劲爆视频,“传冰”、“贴窗花”等等“趣闻”,炸裂程度堪比另一个娱乐圈。
每一个金融圈新人,都有“黑化”成金融男的概率。
因为物欲,在金融圈比任何一个圈子都来得更直接。在公式和模型的加持下,所有的欲望、拼抢都会变得更赤裸裸。一切都能被量化,计算投资回报,强调投入产出。
前阵子,有位家长咨询张雪峰,孩子数学和物理都不错,希望能从事金融行业,但家里在这行没有关系。
张雪峰连问了五个“能喝吗”才堪堪劝退。
所有人都知道这行卷,这行得熬,没有关系寸步难行。
但每个人又都挤破了头地往里冲。在2023年的1158万毕业生中,至少有超过10%攻读金融、经济类专业。作为常年的热门专业,金融类的就业似乎一年卷过一年。
而在相亲市场,金融男的口碑稀烂,“投行爱约炮,券商爱嫖娼,基金喜欢睡前台和销售,体制内容易和同事闹婚外恋,外资行和私募基金的同业对外围女的行情了如指掌。”“金融男,狗都不谈。”
但同时,金融男形象频繁地出现在“最受欢迎男友”职业榜单前列,晚八点的都市肥皂剧里总有金融男的一席之地。
看似矛盾,只因在年轻人眼中,它是为数不多的被视为“体面”“高薪”且“稳定”的职业,象征着优渥的物质生活和一定的社会地位。青年时代卷生卷死,图的不就是这些吗?
而对女孩们而言,另一半月薪2万还是月薪8万,可能就是生日是收到一小支口红还是爱马仕包包的区别。
但钱太多,并不总是好事。
前几年环境大好,一部分人赚得盆满钵满。来钱太快太多,自身修为又不够,接不住这么烫手的钱,就会迷信“钱是万能的”。
有业内人士这样形容:“从小地方来到大城市,一路过关斩将,考上清华北大,卷进三中一华,见识到那些肮脏龌龊的同时,又赚到了人生的第一个一百万,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它会重塑你的价值观,让你相信那些脏事都是正确的,这个行业就是这么运作的。”
辛辛苦苦卷进机构的年轻人们,会愈发坚信金钱和美女就是奖赏,来路名正言顺,是“他们应得的,怎么攫取都不为过”。
所以,发酒店定位也好,有意无意地露出名表也罢,他们热衷于强调自身物质的加持,加之常年西装三件套,无时无刻都像一只开屏的孔雀。
只不过每一晚的高级酒店和每一顿豪华料理背后,都有他们讨要发票的身影。
“能报销”。
诚然,金融男并非普遍如上文所说那般不堪。
举个例子,别看现在的上证指数常年钉死3000点,上交所刚开始交易那会,凭借电子交易和无纸化交易,在市场创新上推动市场扩容,推出国债期货等创新举措,让上交所一跃跻身世界资本市场前列。
这一切的推动者,就是被称为“中国股市第一人”、上交所设计师的尉文渊。他流传最广的一张照片,是站在交易所的大屏前,发型凌乱,发际线很高,单看外形可以说是毫无腔调。
他常说筹建上交所,是他生命中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但在百废待兴,强调路线与意识形态的年代,个中艰辛恐怕只有他自己才能体会。
在他的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块牌匾,上书“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要知道,在监管体系尚不健全,场外套利、投机野蛮生长的时候,手握大权的尉文渊,有无数种办法可以让自己轻松升上金钱和美色的“天堂”,可他选择了从0到1的“地狱”。
去年8月,财政部发布针对国有金融行业的限薪令,行业头部的CICC降薪之后人均工资仍有近80万元,相比于之前的100万年薪,不过是少买几块卡地亚的区别。
身处圈内,大多数时候确实身不由己。
但至少,选择成为哪种人的决定权,还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