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网友给我发来消息说:“我把车借给亲友跑了一趟长途,还车时一看却傻眼了,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全程使用运动模式行驶了上千公里”。从车主的言语中感受到对车辆的心疼,那么这种做法究竟对车辆有影响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明确运动模式和经济模式的不同。
运动模式:以提高车辆的动态敏捷性为目的,开启的车辆就像打“鸡血”一样,变得狂暴,驾驶也变得快乐。
手段是调节方向盘的手感,通常会变重(以电子辅助为前提)。调整加速踏板指令后,在相同的踩深下节气门开度变大,发动机转速变高调节变速逻辑,调整提高延迟、加快变速的悬挂行程,使机箱变硬前提是变吊下降。
经济模式:一切以舒适和省油为目的,方向盘软,油门踏板前端半实半虚,动力响应慢,变速积极,变速慢,尽量保持高档低转速巡航。
从直觉上的区别来看,运动模式带来更好的动力输出,但是牺牲的是耗油量,粉丝们在数千公里的运动模式之后,平均耗油量增加了2L左右。更令人在意的是,长期运动模式是否对发动机和变速器过度磨损
主机制造商给正在开发发动机的朋友打电话,他回答说,既然汽车具有广泛的运动模式,即使长期使用也不会对发动机和变速造成明显的损伤,现在的汽车并没有那么娇惯。
“在动作模式下,发动机以高转速运转,相反对发动机的负荷会降低,但只不过是燃料消耗量增加了而已。但是,前提是运动模式和暴力驾驶不相等。”他说
运动模式强调,驾驶员在不扩大操作的基础上,只是通过改变软件指令来实现车辆的“运动”,与驾驶员的暴力驾驶完全不是概念。
暴力驾驶指的是频繁给油和急刹车,这种情况久而久之会影响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寿命,也会导致轮胎和刹车盘过度磨损,对安全行车是不利的。因此,我们必须避免暴力驾驶行为,但通常情况下开启运动模式,影响最大的是油耗,并不是发动机、变速箱等机械部件。广大网友都明白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