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腾讯云图,像PPT一样简单的数据可视化工具。5元搞定数据可视化,模板丰富,拖拖拽拽就能做出好看的可视化大屏。

我是不过万圣节的。

但今年的“上海万圣节”却很有意思。

一是群众口碑相当地好,气氛活跃有参与,形式多样接地气。

一些网图让人忍俊不禁:

从内容上看,这届上海万圣节,并没有照搬西方南瓜灯、吸血鬼的那一套。

而是集中表现了本土智慧,生活实际,很好得做到了本土化。

包容的上海人民,借助万圣节,把网上的梗全部复刻了一遍。

西学为表,中学为本,所以这能叫过“洋节”吗?

这比“洋务运动”还保守啊!

其次,朝着闹着要抵制“万圣节”的人,也变少了。

前几年一提到过洋节,一些小老爹就不快乐。

说什么崇洋媚外啊,数典忘祖,二鬼子啊。

哎,这届反对声音就很少了。

为什么呢?

一来,是我们的群众变自信了。

看到拜登过中秋节过的那么隆重,我们也开始明白,要有“大国风范”,过于双标,未免太不自信了了。

二来,还要感谢假日办的助攻。

前不久,他们取消了“除夕”的法定假,瞬时间,网上很多人就开始高呼:

干脆啊,让韩国早日把“除夕”申遗算了, 反正咱们也不重视。

自己不保护,干脆就让别人保护好了。

对于这种论调,我是不敢多评论,但也表示理解。

毕竟,不能站在人民群众的对立面吧?

其实不过万圣节,正常;过万圣节,也正常。

但自己不过,也不许别人过,甚至还骂骂咧咧的,这就不好了。

我甚至觉得,这届上海万圣节,可能比某些大晚会更有意思。

主要体现有三:

1 繁忙的道路成了最接地气的舞台,没有花费太多公帑,省钱,绿色。

2 演员和观众融为一体,没有假唱,没有教化,只有欢笑和掌声,仿佛第一届春晚的复刻。

3 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评论区大多数叫好,相比某些节目关闭评论区,更加自信。

其实我是有点怀念十多年的洋节气氛,那时候不少商家都免费发什么发圣诞帽,糖果、面具,抽礼物。

那时候的的文化市场,也是开放、包容又自信。

没人戴啥"警惕西方文化入侵"之类的大帽子,正如外国人过中秋节,没人说什么"警惕东方文化入侵"一样。

好的传统要捡起来,不愉快的帽子,要踢出去。

感谢这届上海万圣节,感谢上海的包容,感谢参与者的创意,让中国文化更丰润了!

-完-

内容分享:
【腾讯云】网络产品专场特惠,流量包1分钱起,负载均衡7.3折起,最高可领299元NAT网关代金券,速来抢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