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日之前,一位在视频中痛哭的乌克兰女军医,让全世界感到了她的悲伤。在这段视频中,这位乌克兰女军医向人们描述了一场极为惨烈的战斗,孤立无援的乌军精锐部队遭到俄军单方面屠杀,整个驻地硝烟弥漫,在巨大的爆炸声中乌军士兵不断倒下。根据这位女军医的描述,乌军在短短数个小时内的伤亡人数,比过去四个月中所伤亡的人数还要多。但究竟是乌军的哪支部队遭遇到了如此惨重的损失,让这位乌克兰女军医如此悲痛欲绝呢?
最近一段时间,随着乌军反攻实力大大减弱,在漫长的俄乌战线上,俄军正在多个方向上对乌军发起反击或短突击,随着数百列火车将大批军用物资和合同兵送上前线,俄军未来很可能在个别战区拿下关键据点,为更大规模反击积累资本。
与此同时,原本防区结合部就不怎么严密的乌军基层部队,被分割在不同的战场区域内“无法自拔”。当任何一个方向上乌军遭遇俄军围歼,都不会让人感到意外。只是让人没想到的是,根据近段时间各方披露的消息,此次遭遇灭顶之灾的是乌军的精锐部队第47机械化步兵旅。
作为北约精心训练的47旅,可以说得到了北约和乌克兰的“万千宠爱”。北约不仅为其配备了超过30辆的“豹2”系列坦克,还将90余辆M2A2“布拉德利”步战车配属给该部,再加上此后补充的数十辆“斯崔克”轮式装甲车,以及M109系列自行火炮。让47旅成为整个乌军体系中首屈一指的重装部队,即便是所谓的9个“北约旅”中也堪称遥遥领先。
甚至,在6月初47旅的装备遭受惨重损失后,美国还在7月紧急运输一批M2A2“布拉德利”步战车为其进行补充。但是无论北约和乌克兰如何为其补充,都无法弥补其在战场上的损失。时至今日,47旅的M2A2“布拉德利”战车几乎消耗殆尽,剩下不足20余辆。“豹2”坦克也因为损失巨大,不得不用来自斯洛文尼亚的M-55S坦克进行补充。
可以说,随着装备的变化,如今的47旅不仅从“北约旅”变成了“混装旅”,在乌军中的地位也逐渐从主力部队变成了配属部队。尤其在攻占罗博季涅的战斗中,47旅不仅在作战中成为配属部队,更在战后成为乌军进行摆拍的“演员旅”。
也正是在罗博季涅战斗结束后,47旅的作战使用再一次发生了改变,从在主攻方向作战的配属部队,变成了四处填补漏洞的“救火旅”,比如哈尔科夫前线、阿瓦迪夫卡前线,47旅都曾作为应急部队被派去进行支援。乌军如此使用47旅,一方面说明该部依然保持着强大的越野能力,可以通过机械化推进去为战况处于劣势的方向提供支援。而另一方面则说明,乌克兰已经不再重视这支部队,任凭其在不断的消耗中彻底覆灭。
此次47旅遭遇围歼,其实也是发生在该部准备调防的过程中。由于阿瓦迪夫卡乌军损失惨重,俄军对于这座被誉为“顿涅茨克门户”的城镇即将形成合围,所以乌军准备派遣47旅进行支援。可是,此时的47旅还在扎波罗热地区的罗博季涅-韦尔博韦一线与俄军进行激战。
要知道,随着乌军无法继续向南推进,俄军早已在此地展开反突击。虽然,表面上看并没有完全收复失地,但是也让乌军8个旅的主力部队被死死的牵制在这里。不论乌军哪一部轻易放弃自己的防区,都可能给其他部队造成灭顶之灾。所以,此时乌军想调47旅前去支援阿瓦迪夫卡,本身就是一大昏招。更何况,在调防部队的同时,既没有考虑派遣部队填补防线,也没有适当的后撤收缩防线,这必然给正在进行反击的俄军留下一个巨大的缝隙,任凭其进行穿插,并对乌军进行分割包围。
所以,当47旅约1个营的兵力出现在阿瓦迪夫卡附近的奥切列蒂诺-新沃巴赫穆托夫卡一线后,其在扎波罗热地区的主力部队,防区内的“漏洞”也就出现了。更为致命的是,俄罗斯通过600余日的战争,其战场态势感知能力比开战之初已经有了跨越式的发展。
包括“宇宙-2569”号卫星在内的航天侦查体系,每天能对乌军军事设施实施两次侦察。同时,俄罗斯工程师还研发了“Angelica”系统,可以在180度扇形区域内,探索10公里以内的“星链”终端系统。得以于新式通讯干扰系统的运用,俄军不仅能够轻松找到乌军留下的防守“空隙”,更能准确捕捉乌军主力所在的位置。所以,对于原本就残破不堪,如今更是兵力不足的乌军47旅,发动一次大规模的袭击,可以说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只可惜,47旅主力的大多数官兵装备或许刚刚装箱打包,准备前往阿瓦迪夫卡进行支援,结果就遭遇了俄军的突然袭击。在遭遇此次灭顶之灾后,47旅的很可能被“降格”为所谓的“突击旅”,也就是缺乏重型装备的轻步兵旅。果真如此的话,那么47旅或许将创造一支重装部队,从组建到消失不足一年的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