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夜打退5000名美军疯狂进攻
俄罗斯卫星网报道,伊朗塔斯尼姆国家通讯社报道,有5000多名美军参加了以色列军队对加沙地区的地面攻势。
俄罗斯卫星网报道,伊朗安全部门提供情报显示,在周六凌晨的行动当中,有5000多名美军士兵参加了行动。
巴勒斯坦方面圣城旅消息称,在战斗当中,美国和以色列士兵出动上百辆坦克装甲车辆。但是,美以军队越过隔离墙只有100多米,就遭到哈马斯精锐卡桑旅火力阻击。尽管以军构筑了土木工事,还是被哈马斯猛烈火力击退。
战斗最激烈的位置在加沙东部地区,双方爆发反复战斗。哈马斯方面表示已经打退敌人在火线构筑掩体,但是还是无法阻挡哈马斯的火力密集打击。最终卡桑旅打退敌人的疯狂进攻。
伊朗总统易卜拉欣·莱西表示,以色列昨晚未能从陆路进入加沙,这是抵抗力量自阿克萨洪水行动以来的第二次胜利;阿克萨洪水行动以来,以色列没有取得任何实际成果,这是战略失败。
以色列方面表示,以军装甲部队在夜间穿越隔离墙,对哈马斯前沿阵地进行火力打击以后,主动撤退。随后以军战机,武装直升机对暴露的哈马斯火力点进行定点清除。
有分析认为,以色列军队还不具备进行一场高强度城市的能力。所有现役部队和动员兵混杂在一起,缺乏协同。
不进行几个月编组训练,合成演练,解决混战当中敌我识别问题,以军就无法进行精确协同式进攻。单纯的把空军,炮兵,坦克兵和步兵堆积在一起,仓促出战,就是一个不稳定的积木玩具。无法打赢一场密切协同的立体化作战。
必须要在旅一级,甚至师一级部队达到作战区域内的三军共享信息和调动了。 即旅部和师部指挥屏上可以显示所有的作战部队/车辆/飞机位置及可能接敌的数量规模等,供火力支援体系进行分配。
为此,以军现在采用的是一个笨办法,就是在加沙地区多个方向,反复发动佯攻,但是又不冲进去。就是在旁边来回来去的蹭。就是要吸引哈马斯火力点开火,再由空军,陆军航空兵和炮兵解决问题。
但是,根据外媒报道,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否认有关美军参与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发起地面行动的媒体报道。
至于是不是真有5000美军参战,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过一个消息。有大约1万多名生活在美国的以色列人和双国籍犹太人收到了征兵命令,被动员参加以色列军队。可能伊朗情报部门说的就是这批人。当然,在以军部队当中,也确实有美军顾问和特种部队成员。
伊朗情报部门也表示,以色列作战计划的核心是分割包围。要把加沙地区分割成为几个部分,把数万哈马斯切成互相不能联系的几块。
以色列军队的目标是在最小伤亡情况下解决战斗,如果以军阵亡人数达到1000人以上,恐怕内塔尼亚胡都要下台了。那么现在,以色列军队一会冲过去扫射一下,然后又退回来到底在干什么?
打了就跑,以军在扫清射界
首先要说,哈马斯的4万军队确实很拼命,火力点构筑严密。在以军的猛攻下,没有出现任何崩溃迹象,没有一个阵地出现顶不住或者崩溃现象。如果,哈马斯不禁打,以色列军队就没有必要来回来去的不睡觉,每天晚上进行火力测试和火力侦察了。
以军扫清射界战术还不是,一次性摧毁一个区域,然后再去炸光下一个区域。以色列军队的打击方式是,反复轰炸核心目标。比如,发现哈马斯一个重要楼房据点,以军就连续轰炸,必须要达到100%摧毁率。
以军为什么要反复炸,因为光是摧毁大楼,没有多少意义。在军事上,最重要的是炸毁下面的地下隧道。因此,以军才会在一个核心区域反复炸。
把这些高层楼房和重要目标都清理以后,加沙地区剩下的就都是各种低矮小楼,那么,以军无人机就可以一览无遗,直接引导迫击炮进行精确单点轰击。
但是,哈马斯还可以利用城市废墟和地道继续抵抗。因此,以军还非常重视炸地道,特别是炸断那些负责为前线哈马斯运输弹药的地道。
以军每一次发动佯攻,哈马斯都必须从纵深区域通过地道向前沿阵地运输武器弹药和人员补给。那么就给以军探地雷达和空中热成像系统发现地道的机会。
哈马斯有2000多条地道,大约500多公里。要想摧毁这样的地道至少要有数百个,甚至更多的摧毁性炸点。
在加沙边缘地区,以军大部分战斗行动用标准军语说属于“近距离直射火力掩护下的浅近纵深步兵突袭”行动。主要是侦察和测试火力点。
但是,无论什么战术,使用什么武器。以色列其实从自己本身的历史,也应该明白一个道理。思想是不能用武器消灭的。
在历史上,犹太人用顽强的民族意志实现了复国,现在巴勒斯坦人也在用同样顽强的民族意识试图复国。武器可以清除很多哈马斯成员,但是武器无法杀死思想,武器无法杀死民族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