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默4天后,岸田文雄终于拨通中方电话,释放友好信号十分强烈;中方想要的,日方终于给了,中日关系或有望回暖升温。岸田文雄同中方电话沟通了哪些问题?为什么说中方想要的,日方终于给了?
10月19日,第19届北京-东京论坛在北京正式开幕,致辞环节中,外交部长王毅就现阶段双边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向日方作出了明确表态。王毅指出,当前日本的对华认知出现了明显的倒退,错误将中国定位为前所未有的最大战略挑战,这对两国关系的政治根基造成了实质性损害。
中方指出,要推动双边关系回归正轨,日方就要回归缔约的初衷,端正对华认识,坚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原则,在重大敏感问题上信守承诺,切实将“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这一政治共识体现到政策上,落实到行动中。
透过这番表态,不难看出中方还是愿意推动中日和平友好合作深化发展的;简单来说,只要日方愿意端正态度,站在客观中立的角度审视中日关系,同中方一道维护亚太地区稳定和平,中方就愿意深化双边经贸往来。
中方借本次论坛传达的善意相信东京方面已经收到了。因为沉默四天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拨通了中方电话,就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5周年向中方发来了贺电。岸田文雄表示,中日两国在广泛领域拥有合作潜力,愿同中方重温条约精神,努力推动日中关系取得更大发展,与中方一道构筑建设性、稳定性的中日关系。
分析人士认为,岸田政府这番表态向中方释放了一个十分强烈的信号,那就是日方愿意践信守诺,同中方相向而行,在合作沟通中妥处分歧,努力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这个信号,从日方主动调整驻华大使人选,意图换掉“强硬派”大使垂秀夫的举动中也可见一斑。
日媒消息显示,岸田政府计划起用现任日本驻印度尼西亚大使金杉宪治出任新一任驻华大使,这项人事任命预计将于近期在内阁会议上通过。据了解,“非中国专家”是本次驻华大使人事更迭的最突出特征之一——在日媒看来,相较于对华风格强硬的现任驻华大使垂秀夫,7年来首位非外务省中文研修班出身的新任驻华大使人选,预示着日本对华外交开始新布局,此举也凸显了岸田政府稳定和改善日中关系的愿望。
如果情况真如日媒所说,起用金杉宪治担任下一任驻华大使意在打破两国关系停滞现状;那么可以说中方想要的,日本终于给了。因为中方希望看到一个朝着良性方向发展的中日关系,希望中日两国能为地区乃至全球和平稳定贡献力量。
当然,岸田政府此举能否收获预期效果还是一个未知数。毕竟中日关系的症结所在是岸田政府对华采取的一系列不友好措施,是日方在台海、钓鱼岛等问题上的“越界”挑衅行径所造成的。如果日方不能践行承诺,执意跟风遏华,那么不论更换几个驻华大使,都很难改变中日关系遇冷的现状了。
正如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23日的例行记者会上所说,当前中日关系处于改善发展的关键阶段,同时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双方应以纪念缔约45周年为契机,以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为指引,重温条约精神,维护政治基础,拓展互利合作,管控矛盾分歧,共同致力于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
